浅析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吴海霞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理性学科,其实其在教育与学的过程中具有非常的大的灵活性,有时候看似非常的两个数学问题,通过简单变化就可以转化为同一个数学知识点
        吴海霞
        启东市汇龙小学  2262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理性学科,其实其在教育与学的过程中具有非常的大的灵活性,有时候看似非常的两个数学问题,通过简单变化就可以转化为同一个数学知识点。因此在教学中采取变式教学,是符合数学学科特性,提升学生知识灵活度,发散学生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点的全面掌握,但忽略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采用变式教学正好符合数学灵活性的特点,为学生带来以举一反三的教学思路拓展,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字:变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变式教学一种创新性的符合数学特色的教学模式,是从诸多数学教学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科学方法。变式教学强调对一个知识点个灵活用运和举一反三,要求学生从变式教学中掌握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从而减少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掌握度,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理解和认识,最终达到培养出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和解题逻辑的目的。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变式教学,使学生从小就了解到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为学生进一步深化学习数学知识点好良好基础。本文将在介绍变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其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一定的探析研究。
一、变式教学的内涵
        世间万物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数学知识作为存在与人们生活中的理性规律,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转化。数学规律本身就在是变化的数学知识点中通过总结整理提炼出来的,因此变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就是一种规律的实践而已。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变化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内容,改变提问的思路等方法,将一样的知识设置出丰富多彩的数学问题,但其实在实质上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只是对同一知识点的多次重复实践和利用,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深入理解掌握,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灵活转变知识结构,辅助理解
        数学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样的知识机构,其实表达的单一的数学原理,只是通过丰富知识结构增强了知识表达形式,并没有改变其蕴含的数学本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这一本质特征,就可以将利用变式教学将多样的知识结构串联起来,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化归纳和理解,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学习分数、除法、比例这几个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结束之后进行总结联系,帮助学生归纳本质相同的变形式,使学生清晰明了的认识到不同知识结构之间的本质关系,从而深化学数学学习,例如下列数学结构:3÷4,也可以重构成,还可以写成3:4。这样一来,不仅简单易懂,还将多样的变式使学生进行了汇总,增加了理解。


(二)转换习题形式,由浅入深的引导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很容易遇到同样的知识点出现多种题型的情况,这也充分说明了数学知识的灵活性,这时教师就要懂得抓住这一特性,采取变换题型的方式,对同一知识点引领学生硬性不断的巩固练习,从而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运。这种变式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同一知识点认识和理解得更加充分全面,还有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多角度的培养,是非常好的稳固知识点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下列应运问题中可以得到充分应运。问题如下:今天共有一二两班60人自愿参加课外小组活动,其中一班参加的人数是总人数的20%,由于人少老师又叫来一些人,此时一班参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那么老师又叫来多少人?在这个以问题解决之后,教师可以在提干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升级,将体感转化为:今天共有一二两班60人自愿参加课外小组活动,其中一班参加的人数是总人数的20%,由于一班参加人数不足老师将二班参加活动的人调过去一些以便活动顺利开展,此时一班参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那么一二班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通过简单的调整变化,不仅由浅入深的激发了学生对解题思路的深化,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三)科学设计题型,寻求一题多解
        数学问题一般是具有多种解决方式的,尤其在一些应运题型中,为了不限制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方式,其一般都会蕴含两种以上的解题思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在习题讲解前,力求寻找到两种以上的解题方式为学生带来广阔的思考空间,不仅拓展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对角度看问题的学习习惯,还有助于学生从对中解题思路中找到最便捷的解题方式,从而实现学习方式和升华。一题多解的本质表现就是变式原理,因此教师在解题中强调一题多解,重视一题多解,就是变式教学的亲身实践和应用。
(四)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本身就是变式教学的基本思想,在教学中应用变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从强化学生对知识点应用理解,实现教学目的的巩固。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的周长与面积时,没有进行变式教学时,教师一般只是告诉学生面积的固定公式,然后要求学生加以记忆,从而通过应运练习来达到掌握面积公式的目的,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明显了忽视了学生对面积公式的理解,强化了死记硬背。通过应用变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推理的方式,从从正方性演变转化到长方形,例如长方形的面积为长×宽,而正方形的面积则为长或宽的平方,这就是因为长方形是从正方形衍化而来,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通过这种举一反三和教学推理,学生才能够透彻的理解掌握知识点,并加以融会贯通使其成为自己的知识。
三、结束语
        变式教学在数学中是重要的创新教学方式,不仅对于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学习具有非常好的帮助作用,也可以在各年级推广使用,培养学生对角度看待数学问题,多方面寻找解题视角的逻辑思维模式,是促进学生在困难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打好数学学习基础,帮助教师提升学生数学基础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需要得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强调和重视,从而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带来改进。

参考文献:
[1]林泉. 浅析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 000(034):141-142.
[2]李发军, 卢静. 活用"变式教学" 提升复习效率——浅谈"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实践探索[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 000(002):00206-00206.
[3]席占银. 浅谈小学数学"变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实践[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4, 000(022):P.76-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