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一体化模块教学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晓艳
[导读] 摘要:电力拖动课程是职业学校电工类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同时也是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时期下已不能跟随发展的脚步,必须探究符合新时期发展的教学模式。
        身份证号码:41092319880716xxxx
        摘要:电力拖动课程是职业学校电工类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同时也是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时期下已不能跟随发展的脚步,必须探究符合新时期发展的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能够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针对电力拖动课程中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分析一体化教学在该课程中的应用方式与策略。
        关键词:电力拖动课程;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学生并没有发挥其主体性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现象。电力拖动课程的特点为实践性强,动手性强,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课程需求,此时一体化教学方式便可以很好的发挥其优势,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1 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和内涵
        电力拖动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先讲理论,后做实操,而且这两阶段的教学往往会相隔一段时间。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上理论课时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集中精神听讲,所学的知识抽象、不直观,无法与实际的应用结合起来,感受不到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上实操课时学生大多已忘记了理论知识,不去分析电气线路图的工作原理和动作特点,只顾按图接线,因而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异常就无法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
        另一方面,技工教育所面向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特点是喜动不喜静。他们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不喜欢静下心来学习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但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动手能力并不弱,而且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愿意在不连续用脑的情况下学到有趣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能够适应技工教育的特点和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技工学校专业教学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是由同一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教学,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在同一场所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老师不再像上理论课那样填鸭式的“满堂灌”,也不像上实操课那样手把手地教,而是像电影中的导演,或生产中的领班,或活动的组织者,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上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把实践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 电力拖动课程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践
        2.1常用低压电器的教学
        本单元主要学习常用低压电器,笔者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例如在交流接触器的教学中,先将接触器分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识别其外形和型号,通过多媒体观看接触器的拆装视频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做示范操作,边拆装边讲解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再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拆装,熟悉接触器的内部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在讲授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各部件的动作情况,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接触器的线圈通电试验,此时会听到“啪”的一声,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断开电源,又会听到“啪”的一声,触点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样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学生对工作原理的理解。
        2.2.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教学
        在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教学中,笔者采用启发式教学。

例如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学中,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涉及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视频,再引导学生在电动机正转、反转控制线路的基础上利用电动机的反转条件设计出带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线路。先由教师讲解电动机的正转控制过程,并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正转时各元件的动作情况,再由学生分组讨论并让学生讲解反转控制过程。教师对控制线路的安装进行示范操作,边操作演示、边讲解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之后,教师设置线路故障,让学生观察电动机的运行状况,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教师教给学生分析故障的一般方法,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故障排除练习。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理论上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在操作上掌握线路的安装技能。
        2.3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教学
        在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教学中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模式进行。
        (1)现场参观。由于电气控制线路的控制对象是生产机械,所以首先应了解各类生产机械的结构、用途、运动形式、控制要求等内容。为此笔者组织学生去企业现场参观,并请生产工人现场操作各类生产机械,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为理论教学做好准备。
        (2)理论学习。经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分析复杂电气控制线路的理论知识,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教给学生一般的分析方法,以学生为主进行控制线路的分析。一是化整为零,积零成整。在分析控制电路时,可按控制功能的不同,划分成若干个控制环节进行分析,这就是“化整为零”;对各个控制环节逐一分析时,应注意它们之间的联锁关系,最后再全面地“积零成整”地看整个电路。二是重视能力的培养。为使学生能够解决各类生产机械出现的故障,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控制线路图、分析线路工作原理及其故障的能力,使学生从具体的控制线路中总结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再实践教学。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再应用到实践中去,既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如教师让学生操作机床的电气控制模拟试验台,并设置故障,要求学生根据原理图排除故障;或让学生去企业直接参与生产,掌握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3 课堂管理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除了要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需要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学校要贯穿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课堂纪律和制度方面需要向企业管理借鉴,一是采取上下班签名和中途离开登记,模拟企业上下班打卡,对出勤进行制度化管理;二是每天上班后和下班前分别开早、晚会,对完成的任务做总结并布置新任务;三是实行5S管理,对各个区域进行画线分区和标识,要求卫生整洁、物品定点擺放;四是在各自小组和工位上张贴由各小组自制的安全海报和操作规程,在制作海报和操作规程的过程中,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动手能力。
        4结语
        实践证明,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让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衔接,达到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目的,能够使理论学习的内容及时在实践中体现,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这一教学模式也改善了目前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厌学的现状。通过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充分激发了学习热情和潜能。接受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学校举行的技能竞赛中,成绩明显优于其他接受传统教学的平行班,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并且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也有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印宝华.电力拖动课程的项目教学法[J].职业,2010(33):76-77.
        [2]杨文娟.电力拖动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