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博
德州华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253100
摘要:今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推进了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然而,在城市规划中,国土空间规划是新时代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将对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城乡规划学科发展要求,并在应对规划实践层面的变化上,对城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乡规划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学科建设的思考
引言
城乡规划专业所做的城市规划一般很少涉及地理空间信息,制图软件多为Auto CAD,但新形势下的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规划以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为核心,城乡规划从业人员面临新技术的挑战。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背景下,现阶段的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从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等各方面做出改革,以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1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城乡规划学科发展要求
国土空间规划是建立在以往“多规”历史传统上新的统一的规划体系,全面整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类规划,并要求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实现规划的实施与管控。在“多规合一”时期,不同类型规划是不同类型学科的应用实践端,如城乡规划主要对应城乡规划与人文地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对应土地资源管理学等,同时不同学科领域均交叉参与相关规划的研究及编制工作。进入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乡规划学科将全面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及编制工作。新时代发展情境对城乡规划学科提出多方面的转变要求,可粗略归结为:①以城乡规划学科本体为依托的多学科交叉融合;②从强调物理空间的设计思维转向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的治理思维;③从城镇化的空间现象研究向城镇化的空间规律研究转变。首先,城乡规划学科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上并不是单一地引入其他学科的内容,而是要求以自身为主体设立学科融合的接口,以利于促进不同学科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相互支持、衔接、(横向)传导与融合。其次,国土空间规划的设立直面中国城镇化向高质量转型的关键发展阶段,不仅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挖潜,还面对更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面向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及复杂性更大的未来,要求城乡规划学科从传统强调空间设计思维转向空间治理思维,进一步强化“空间—社会”的互动,以更好地适应本土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后,经历30余年快速城镇化历程,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建立的时代背景已远不同于以往,所面向的未来也越来越难以从某个发达国家中找寻到样板,以往曾经出现的“移植式规划路径”已很难再适用于越发独特的中国国情,特殊的国情要求城乡规划学科更多地从人类先进文明、本土历史文化、城镇化发展规律和地方特色的治理需要等多维度获得“答案”,特别是对本土发展经验、实践及规律的总结和转化应用越来越重要。
2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乡规划学科建设
2.1渐进式优化和丰富学科体系
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驱动。在改革开放后数十年的快速城镇化历程中,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活动给予了城乡规划学科广阔的实践平台,也促进了学科队伍的壮大和学科体系的拓展,城乡规划学科一度成为“显学”。在实践层面,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建立在经济发展需求和国家制度保障的基础之上,是“国家—地方”发展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走上历史舞台,依托多学科、整合多类型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持续对城乡规划学科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是继续拓展,还是固守传统领域,已经成为不同院校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抉择。
无疑,当前城乡规划学科已再次迎来新的变革风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塑所带来的渐进式变革效应不断累积发酵,城乡规划学科所依托的传统实践基础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当下急需将挑战转变为机遇,以持续保持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活力。在学科体系建设上,具有共识性的是,国土空间规划不是某种规划类型或规划品种的出现,其产生于中国从快速城镇化阶段迈入城镇化中后期的关键转折阶段,所面对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发展规律和发展目标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要求规划研究及规划编制更综合、更科学、更有效,在刚性与弹性之间保持有机的平衡。对城乡规划学科而言,国土空间规划更多地代表了时代性的规划范式转型,城乡规划学科体系的建设要主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要逐渐从专业技术修补转变为学科体系的系统调整,以学科子方向设置调整为切入点,建立更具发展活力、更加适应时代需要的学科体系。
2.2理顺“学科—行业”的发展关系
城乡规划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在学科和行业的发展关系上实现了有效的互动,资源也实现了高效的整合与共享。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空间的需求极其巨大,为建筑规划类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快速城镇化为城乡规划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也为规划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快速城镇化阶段也是城乡规划学科快速发展的阶段,设立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不断增加,为中国城乡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同时城乡规划行业极速扩张、行业规模的扩大也反向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城乡规划学科成为热门的报考专业。随着中国逐渐向城镇化中后期发展阶段迈进,城市扩张的冲动日渐消减,空间内部更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成为更为重要的调节内容。特别是进入国土空间规划时代,传统规划编制需求大幅减少,加之更多的学科深度地参与国土空间规划,传统城乡规划行业的收缩难以避免。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规划学科的转型与重构发展总体面临着规划实践机会减少、规划类型与技术要求迅速变迁的艰巨环境,这对于城乡规划学科转型的反应能力、战略与路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适应城乡规划的发展阶段,城乡规划学科也将进行内部调整,重新平衡“学科—行业”的发展关系,规划从业者也将更多从物质空间设计走向社会空间缔造与国土空间治理,要求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学科对行业的理论和方法引领,使其再次走向行业发展的前沿。
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将对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使城乡规划学科面临向综合型“大学科”转变的重大机遇。迈入城镇化中后期,不少经济社会发展领域进入“深水区”,规划变革体现的是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主动应变,而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实现方式,城乡规划依旧要勇于作为、持续有为,并借此变革之机,突破限制学科发展的框架束缚,加速新学科内核和新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建立更为多元和更为包容的学科体系,以不负时代所望。
参考文献
[1]石楠,李百浩,李彩,等.新中国城市规划科学研究及重要论著的发展历程(1949—2009年)[J].城市规划学刊,2019(2):24-29.
[2]赵万民,赵民,毛其智.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46-54.
[3]顾康康,储金龙,张红亚.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办学路径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6(3):11-14.
[4]彭震伟,刘奇志,王富海,等.面向未来的城乡规划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J].城市规划,2018(3):80-86,94.
[5]]陈宏胜,李志刚,王兴平.“中央—地方”视角下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建构—“一五计划”到“十二五规划”中国城乡演变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6(6):62-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