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奇臻
德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庆云分中心 山东德州 253700
摘要: 沥青混凝土是道路交通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原材料,在实际的施工环节,要着重控制沥青混凝土道路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科学合理地控制各项细节和全过程,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本文就沥青混凝土道路交通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道路交通工程;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持续增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在持续增长。其中,加快公路建设和跨境工具建设合作,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对陆路运输的需求,已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道路建设的发展中,路面设计的质量控制始终会影响道路建设的整体工程质量以及在投入使用后道路的安全性。
1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的基本要求
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及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自身特性,为了确保其施工计划制定与实施有效性,则需要对该道路施工的基本要求有所了解。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1路面应具有足够的抗力
在平衡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会对路面结构层产生破坏作用,致使沥青混凝土道路结构性能缺乏保障,制约着其科学应用水平的提升。因此,施工单位在实践中应对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是否具有足够的抗力进行充分考虑,有针对性地开展路面施工作业,确保其应用状况良好性。
1.2应满足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要求
沥青混凝土道路应用过程中,若温度过高,会使其强度及劲度有所降低,进而会造成车辙现象的出现,威胁着行车安全性。同时,低温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道路应用中会出现断裂问题,难以满足其应用质量可靠性要求。因此,在加强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提高其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要求,促使这类道路能够处于良好的应用状态,更好地体现出沥青混凝土的潜在应用价值。
1.3路面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车辆行驶是否安全,与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抗滑性能是否可靠密切相关。因此,施工单位在实践中应通过对粗集料耐磨光性、硬质有棱角的集料使用、沥青及含蜡量控制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全面提高沥青混凝土道路应用中的抗滑性能,为其路面的安全应用提供专业保障。
1.4符合降噪性能可靠性
由于沥青路面混合料有很高的空隙率,在降低道路噪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确定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通过对混凝土中掺杂改性剂质量及用量、混合料合理选用等方面的考虑,优化道路应用过程中的降噪性能,为其应用效果增强、质量提高等提供有效保障。
2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原材料控制
针对沥青混凝土道路交通工程施工而言,所涉及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集料、沥青、矿粉和外掺剂等,其中,对混合料质量和道路施工质量造成重要影响的材料主要包括集料、沥青和矿粉等。集料质量控制过程中,首先要选择相对应的矿山,并且着重控制开采过程中的母材质量。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成品集料加工过程、及成品集料堆放及使用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好沥青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其运输的整个过程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管。进口沥青要从港口码头开始实现无缝监管,从根本上确保沥青质量符合相应要求,杜绝调包、以次充好和中途卸货等问题。与此同时,要做好抽样检测,同时要留取样品再次检测。
在运输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密封,出库进场时,都要由专人确认数量和质量。对于改性沥青而言,主要分成两种情况:成品改性沥青的监管手段同基质沥青;现场改性沥青要着重监管生产过程,有针对性地监控改性剂掺量、加工温度、加工数量等相关内容。在具体的工程实践过程中,要监控回收粉的使用情况。从原则上讲,可以应用部分回收粉,但是掺加量不能超过矿粉的50%。某些项目禁止应用回收粉,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拌和站要配备专门的回收粉清理装置。为了有效杜绝二次污染或者扬尘问题出现,针对回收粉要尽量“湿排”。矿粉要用碱性食料加工,要检测矿粉的细度及亲水系数指标。
2.2混合料的摊铺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混合料的摊铺是最首要的一个环节,施工人员要注意把握摊铺的技术要点,做好全面地分析之后才能够展开施工。混合料的谈摊铺具体分为对基层的摊铺、对面层质量的详细检查等。就是在摊铺工程进行之前,要先将粘层的沥青材料洒好,要保证在每一层沥青材料的洒散时要最大程度地保证均匀性。将沥青材料均匀的洒在上面之后,就要对即将要摊铺的范围进行彻底的清扫,同时在洒过沥青的路面应该禁止车辆的通行。在进行混合料摊铺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把握好相关的步骤,应该先将一些热的沥青混合材料先均匀地涂抹在接触面上,然后再开始进行大范围的摊铺工作,并且在摊铺第一层热沥青的时候要保证均匀性,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整体摊铺的均匀性。
2.3混合料压实
在完成混合料的摊铺后,接下来要进行的环节就是混合料的压实,在完成混合料的摊铺之后,要对路面进行刮平处理和摊铺处理,在刮平和摊铺的过程中要找到准确的检查线,要对应检查性的相关标准找到不规则的位置,然后再对其进行调整。对不规则位置进行找平的时候,通常采取的是人工找平的方法。最大程度地保证路面的平整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压实环节。一般在混合料的压实中分成3个步骤:第一步是初压,初压完成后是复压,最后是复压,每一次对路面进行压实的时候都要找到与上一部压实环节的不足,对上一步压实环节及时做好调整。并且在这3个步骤进行的时候,对每一步的施工都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初压环节,重要的保证温度在120℃以上,复压的温度要控制在90℃以上,而终压则需控制在70℃以上即可。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对碾压的方向也有着严格的控制,碾压的方向应该为纵向碾压,并且应该在摊铺材料较低的部分开始,逐渐向较高的部分延伸。另外,如果在碾压的过程中,碾压机要保持匀速的状态,不能出现急刹车或者是突然加速度的现象,否则会对路面压实的质量产生影响。
2.4对缝施工
在以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很多导致路面施工质量低下的原因是由于对缝施工工艺没有做好把控,这是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使用单位要将对缝施工工艺的重要性重视起来,在进行对缝施工的过程中要及时对出现的对缝进行修补,只有及时地将出现的对缝做好弥补,才可以避免很多因质量而产生的后续问题。在对缝施工过程中,施工的质量会鲜明地体现出来,使用人员的施工技能会直接反映在施工中,施工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对缝施工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对缝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中做好接缝的处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首要环节,在施工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做好接头的切除工作。在接头的处理上,要配合使用切割机,需要将残缺的沥青混凝土钢筋材料进行完全切割清除后再进行对缝施工。
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道路交通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扩大了沥青混凝土道路建设规模。在完成这类道路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其中的技术含量,保持沥青混凝土道路良好的功能特性,需要对与之相关的施工技术加以分析,进而为道路施工计划的高效实施提供技术保障,实现对沥青混凝土道路的科学应用,并为其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艳杰.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裂缝问题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72-73.
[2]黎长春.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在道路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02):43.
[3]林明.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质量问题与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18(01):327.
[4]林明.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质量问题与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17(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