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 凯
陕西省通达公路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10068
摘 要:在城市化发展中,桥梁工程建设是重要方面,桥梁工程建设与规划使得城市的交通设施日益完善。一般情况下,桥梁工程的施工更具复杂性,需加强先进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升整个桥梁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分段现浇悬臂施工技术是当前桥梁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施工技术,其施工相对便捷、大型机械投入少、挂篮可循环重复利用,成本投入小、地形适用性高等特点。应用此种施工方式所建设的桥梁具有更好的受力性能。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分段现浇桥梁施工过程中的悬臂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段现浇施工;桥梁工程;悬臂施工技术
引 言
桥梁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要点控制,加强桥梁的建设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是建筑方的应有工作内容。研究结果显示,分段现浇桥梁中的悬臂施工技术不仅在操作应用上较为简便,而且性价比较高,承载水平也相对较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中。为了实现对施工环节技术要点的有效控制,提升现浇桥梁施工的整体质量,也需要对悬臂技术加以严格控制与管理,实现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一、分段现浇悬臂施工技术概述
分段现浇悬臂施工时,需在桥墩两边利用一对能够行走的挂篮来加以平衡,随后实现混凝土浇筑、张拉预应力与绑扎钢筋的逐段浇筑,这种逐段浇筑的方式最终保持了桥梁结构的连续性。与其他施工技术相比,分段现浇悬臂施工相对于后张法连续梁桥施工,在桥梁工程有着多方面的技术优势:施工过程中,基本上不需要进行大型临时设备、支架等的搭设;工程成本相对较低;施工不会影响周边区域的正常交通;施工效率与质量基本上不会受到季节性因素、河道因素等的影响;充分实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优势,提升了桥梁的承载力。在拱桥、斜拉桥与悬臂梁桥梁结构中,分段现浇悬臂施工的应用效果明显。
二、悬臂桥梁施工工艺特点
第一,在运用该工艺进行桥梁施工时,能够减少桥梁吊装程序,简化桥梁施工流程。第二,在悬臂施工工艺应用过程中,不良地形环境对施工工艺应用效果产生的影响比较小,在大跨径桥梁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第三,悬臂桥梁施工工艺机械化程度比较高,且开展循环同步作业的速度比较快,在连接以及中跨合拢阶段比较简便,可以节约劳动力。第四,该工艺适用范围比较广,不管是在斜拉桥、拱桥还是连续刚构桥中,都能进行充分应用。第五,在施工过程中不用搭设支架,桥下的净空比较高,不会对桥下通航、行车需求产生影响,并可以根据梁体制造方式,将其分为悬臂拼装施工方法及悬臂浇筑施工方法两种。
三、分段现浇桥梁悬臂施工方法
(一)技术准备工作
待明确桥梁施工的主要技术后,相关人员需结合桥梁设计的需求、施工现场的地质状态的具体条件,全面细致地施工计划进行编制,实现技术的明确分工,为接下来的施工工作作出恰当的指导。同时制定周密详尽的施工测量计划,清晰的施工工艺安排。对后期的施工质量保证也有重要的帮助。
(二)悬臂浇筑法施工方法简介
悬臂浇筑法又被成为悬浇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挂篮的控制,在施工地进行梁段的分段现浇。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处理之后,通过临时及永久预应力钢筋张拉、逐步施加预应力。这种施工方法最主要的施工过程是对墩顶0#块的施工,以及0#块的临时固结。完成墩顶处理之后,逐步向两侧对称推进,对剩余梁段进行浇筑,最后进行合龙浇筑,完成整个施工过程。
(三)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浇筑方案
施工方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硬度,对多种配合比方案,通过调整混凝土粗细集料集配,水泥、水用量等措施,不断优化配合比设计,选出最佳方案,作为施工配合比。由于桥梁自身建设施工的特性,导致整体的施工现场是较为狭长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是无法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制备的。大多数的混凝土都是经过运输到达施工现场的,在运输的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应以分层浇筑为主,每一层的浇筑厚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掌握,一般情况下都是控制在25cm-28cm。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施工时,有关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的进行施工,必须要确保施工的质量,对于完成浇筑后的桥面,要认真负责的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
四、分段现浇桥梁的悬臂施工技术要点
(一)挂篮施工技术
在悬臂施工中,挂篮施工位于首要环节,此时需要进行技术控制的几点内容如下:①应当以桥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为依据,对桥梁的结构和悬浇的最大程度作充分思考,并逐次来确定悬臂施工过程中的挂篮尺寸。通常情况下,挂篮的尺寸应当略多于设计尺寸,以确保悬臂浇筑施工具有可变的性能;②需要对挂篮若干参数进行精准计算,以实现工程要求,参数包括自重及荷载等。为了消除计算结果的偏差,应当连续对挂篮的多种参数进行三次测算,并取平均值为最终的参数;③需要对挂篮的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由于在桥梁工程中,施工要求往往存在差异,功能实现也不一致,因此在悬臂施工中所用的挂篮类型也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斜拉式或桁架式等。
(二)合龙段施工技术
目前结合新技术已经让悬臂施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进行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高度差,高度差要控制在一定的误差范围之内,避免埋下安全隐患。在合龙混凝土浇筑时,要选择气温最低时进行,还要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使用刚性装置进行连接和固定,合龙前,在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并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逐步撤除,以使悬臂端挠度稳定。再进行后续的工程施工,严格控制好施工的浇筑面积和施工时间,严格规范施工过程的标准,这样可以使工程的质量更完善,增加桥梁施工工程的使用年限。
(三)线形施工监测技术
如果桥梁的结构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则桥梁工程的建设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与此同时,在分段现浇施工的各技术环节中,发生线性形变的可能性均较高,因此在各环节必须开展有效的监测工作。桥梁施工过程中,用于线形监测的设备为全站仪,该仪器会利用两个参照点来实现对各分段现浇施工环节的参数控制。与此同时,该仪器会将监测得到的数据直接传输至计算机内,并对其进行快速分析,以实现对下一步施工操作的信息支持。线形施工监测的主要监测内容有以下几点:①将立模施工的标高与实际的工程标高进行对比,确保一致性;②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幅度进行监测和控制;③对全面合龙后的线行流畅度进行监测与控制。
(四)悬臂施工的成效
待桥梁工程竣工后,相关人员需结合施工记录材料对悬臂施工技术的成效进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1)分段浇筑悬臂施工中的工艺流程是否合理,每个环节的施工作业是否高质量地完成、是否存在技术问题;(2)结合线形控制结果,分析合龙标高的误差是否符合相关标准;(3)严格检查桥梁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合格,且符合施工技术标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诉,分段现浇施工技术是我国用于桥梁施工的重要技术,在悬臂施工中对各类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加强对各施工环节的质量保证,避免桥梁施工给桥梁结构安全造成潜在隐患,进而确保桥梁的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宁国富,方滨.桥梁悬臂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19(34):96-97.
[2]谢永华,邝龙年.分段现浇桥梁施工过程中悬臂施工技术的应用[J].人民交通,2019(09):67+69.
[3]武松.连续梁桥悬臂现浇施工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02):62-63.
[4]魏征.关于分段现浇桥梁悬臂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运用探索[J].建材与装饰,2018(33):258-259.
[5]王平宇.分段现浇桥梁施工过程中悬臂施工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