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市政道路优化与设计解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5期5月   作者:陈伟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工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与整改,在工程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传统施工模式的一些弊端。
        陈伟
        海南缔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2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工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与整改,在工程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传统施工模式的一些弊端。如何切实可行地进行道路优化与设计,减少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直是市政道路建设相关负责人关心的大事。BIM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对于市政道路优化与设计也有莫大助力。因此,本文就基于BIM的市政道路优化与设计进行分析,指出BIM技术优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BIM;市政道路;优化与设计

前言
        市政道路优化与设计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市政道路的优化与设计,一方面可以提高施工团队的施工效率,使市政道路工程得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市政道路的实用性和美观性,较为直观地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因此,市政道路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市政道路的优化与设计,积极引进应用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和实用美观。
一、BIM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化模拟技术,简称BIM,是以数字化信息技术对建筑物数据进行输入模拟,在模拟过程中通过各个阶段的信息整理与分析,虚拟进行工程项目建造的完整信息模型。BIM 技术的产生与应用,能够为施工单位的实际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进一步推动工程施工建造的顺利完成[1]。
二、BIM技术在市政道路优化设计的优势
         2.1可视化
        BIM 技术的一个显著优点,便是可视化。通过电子计算机设备的数据输入,在显示屏上可以将抽象静止的图纸线条转变为立体三维建筑物模型,将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完整清晰地展示出来。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进程中,施工团队可以利用BIM的可视化进行项目设计、细节施工和建造运行等的详细表达,方便施工团队更好的进行沟通决策。
         2.2可出图
        BIM技术在一系列相关数据输入后,可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建筑施工图纸的生成,如项目工程中的综合管网、碰撞检查和优化设计等方面,都可以较为快捷方便的生成精确的施工图纸,有助于提高施工团队的施工效率和准确度。
         2.3模拟性
        BIM不仅可以将市政道路的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可视化的详细呈现,还可以按照给定数据进行特殊事件的模拟进行,使得现实世界不易展示或者不想让发生的一些事情得以发生进行,得出较为直观可靠的数据模拟结果,为市政道路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BIM技术的模拟性同时也可以进行市政道路优化设计方案的模拟检测,用数据说话,检验方案的可行性[2]。
         2.4优化性
        在市政道路项目实施初期,BIM技术可以对项目全寿命周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地质、气候等进行分析,依据相关变化趋势进行数据输入,综合全面地分析出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帮助市政道路设计者更加深远地考虑问题,在时间跨度上对市政道路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在市政道路施工项目前期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推进施工进度;在项目施工后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难度,防患解决有可能出现的特殊问题,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基于BIM的市政道路优化与设计应用
         3.1市政道路管网铺设方面
        在实际的市政道路施工中,道路地基两侧常常会铺设大量的城市电力、给排水和燃气管网等,这给市政道路的施工进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以传统市政道路施工模式,便只能查阅相关资料,小心采挖,遇到意外情况便需要停工讨论分析,这极大的滞缓了市政道路的工程进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长时间的累积改造,道路两侧深埋管网早已错综复杂,,仅凭人工探测难以全面了解管路铺设情况,不能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案,难以保障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利用BIM技术进行操作,仅需要相关资料数据输入和实地小范围的探测,便可以高质量高准确度地绘制出路基两侧管网铺设图,提供相关技术数据,还可以打印出图,方便施工队伍随时的查阅翻看,以保障市政道路工程高效快捷地开展进行[3]。以某工程为例,需要市政道路全长1500米,其路基两侧地下分布有电缆管路和水利网络管路,设计雨水口深度为1米。在输入当地降水量数据进行模拟时,发现当地夏季降水较多,有可能造成排水不及时或者浸泡电缆线的情况发生,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优化设计,将直径1米的雨水管调整为1.4米,并对排水管路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输水调整,从而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空,避免路面积水和浸泡电缆线情况的发生。
         3.2市政道路场地规划方面
        市政道路的优化设计中,具体的场地规划十分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政道路的实用性和美观性,是最为直观的城市名片,也会体现在城市居民对城市的认同度和居住幸福感等方面。以往的场地规划设计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只能借助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假设推测,缺乏科学性,对市政道路的场地规划也不尽合理。
        BIM技术的模拟性,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市政道路场地规划,科学合理地优化市政道路设计方案,让居民出行更方便,有效降低车辆的堵塞、碰撞和排队等现象的出现。市政道路场地规划方面较为复杂的便是多路段交叉口的设计处理,如何有效引导车流、规划人行横道,同时增加市政道路的美观性,历来是市政道路优化设计的重点难点。利用BIM技术,市政道路设计者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实际行人车辆流通模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设计方案需要优化的地方,在不断的模拟分析中确定最优方案。BIM技术还可以避免场地规划遗漏、重复、错乱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市政道路设计不断趋于完美,提升城市的美观度和居民生活的满意度。
         3.3市政道路周边环境方面
        随着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市政道路设计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城市居民精神层面的迫切需求使得现阶段市政道路优化设计同时要兼顾道路周边环境,搭配环境特色与周边生活设施,打造健康良好的居住环境,营造舒适愉悦的生活氛围[4]。这就要求市政道路优化设计要综合全面考虑,进一步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努力做到城市居民心中预期,建设更加环保美好的城市家园。
        利用BIM技术,可以因地制宜,对不同环境不同人文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结合相对应的气候特点,优化设计市政道路施工方案,少采挖少填埋,使得市政道路可以更好的融入环境,搭配居民周边配套设施,向着生态化、科技化、环保化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增添城市活力。以某工程为例,项目施工施工范围包括占地面积约为一百平米的小池塘,周遭地势较高,市政道路设计者通过BIM技术的模拟检测,确认方案设计可以满足该区域天气降水情况,设计出绕池塘的环带车辆道路和在池塘中心横向跨越的人行拱桥,避免了大面积填埋池塘的工程量,保持原有生态环境,增添了城市道路的美感。
四、结语
        基于BIM的市政道路优化与设计,对于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场地规划、环境友好方面都有积极利好的影响,可以更进一步促进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建设。所以,市政道路设计者一定要重视BIM技术,积极学习应用,以便更快更好地进行市政道路的优化设计与项目工程的实施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卫东.基于BIM的市政道路优化设计探究[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9,(18):70-71.
[2]向  超.基于BIM技术的市政道路优化设计分析[J].华东科技(综合),2018,(8):111-111.
[3]李长杭.基于BIM的市政道路优化设计研究[J].四川水泥,2019,(3):91-91.
[4]王旭良,袁友生,吴  红.探讨基于BIM的市政道路优化与设计[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9):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