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5期5月   作者:边飞
[导读]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有着深远影响。
        边飞
        九峰海洋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有着深远影响。但是不可否认,道路桥梁的过渡段是极易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之一,所以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始终重视和关注对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质量控制,实现对施工过程认真全面审视,发现现存问题,对施工技术以及手段优化更新,以此来显著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将围绕基于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当前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存在的薄弱环节,再提出促进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工作有序开展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一、针对于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存在薄弱环节的探究
        当前在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第一,路面存在不均匀沉降的现象。不均匀的路面沉降是过渡段路基路面常见的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为路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凹陷,甚至部分地区路面起伏程度较大。刚在开展道路桥梁施工和维护工作时所提出的最为基础的要求之一就是要确保路面具有平等性的特点,因为如果路面存在不均匀沉降现象,那么在此路面经过的车辆会容易发生颠簸以及跳车。虽然轻度颠簸不会对驾驶人员造成太大影响,但是重度颠簸会导致驾驶人员出现身体不适,甚至车辆磨损。第二,过渡段桥头存在渗水现象。产生桥头渗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未合理采用以及控制填料细粒料,以至于细粒料存在流失严重现象,如果长期处于雨水冲刷作用下,土体结构的缝隙也会随之加大,那么桥台后路基的含水量会呈现出增加趋势,从而导致过渡段稳定性能降低。第三,伸缩缝和台后搭板两者存在连接不专业问题。本身对于桥梁的桥台以及台后填土结构来说,就具有较大差异。如果工作人员在实际施工中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手段,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吻合性降低[2]。
二、针对于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各种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的探究
(一)注重科学设置搭板
        为了提升道桥工程的整体质量,避免在过渡段发生桥头跳车等问题,确保对过渡段路基路面的质量合理控制,作为一名合格的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单位应关注和重视工程设计,实现科学设置搭板。要求施工人员注重对施工现场的全面掌握和了解,依据过渡段路基路面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搭板,还要综合考虑坡度值因素的影响,确保搭板的长度符合相关标准,能够更好的承受车辆载荷,落实对过渡段采用这一手段后,如果当车辆经过过渡段时,搭板将会分担一部分载荷,有利于减少沉降量,从而确保过渡段具有较强高的强度以及稳定性。在这一工作环节中所需要关注的是,虽然搭板会实现预防过度段路基路面沉降,但是要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道桥过渡段都适用于搭建搭板,所以在实际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依据实际情况来合理设置。设置的搭板要确保道桥结构更加稳定,提升过渡段路基路面的强度系数,对有效预防桥头不均匀沉降产生积极影响。但是不可否认,如果过度段荷载相对较大时采用不合理的手段设置搭板,不仅不能达到预防桥头跳车现象。还有可能导致搭板折断。针对于这些问题,这就要求确保搭板宽度和桥面宽度具有一致性,还要合理设置搭板和桥台配筋,并搭板边缘线和原始边缘应当预留半米的距离[3]。


(二)始终重视地基处理
        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对道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全面掌握,根据相关数据以及实际施工现状分析,造成道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填料质量存在不合理现象、路面压缩以及路基结构发生变形等,为了有效减少沉降等现象的发生,要对具体问题具体研究,始终关注台后填筑质量控制,并依据过渡段施工具体的需求来选择恰当填料形式,确保填料质量满足标准。与此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手段提升压实度,注重对碾压质量的合理把控,避免发生变形,为达到理想的台后填筑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重视过度段地基处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会显著提升道桥过渡段的整体承载力,确保经过的车辆避免受到其他负面因素影响,顺利通行。因此,要加强质量控制,有效降低桥台和路基两者之间的沉降差,减少错台现象发生。如果道桥过渡段是软地基时,那么应当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采用排水固结法以及换填法等手段落实有效解决。需要注意的是,还应合理添加填充料,促使软土地基侧向移动,确保路基具有良好的稳固性[4]。
(三)落实提升抗腐蚀性
        腐蚀现象严重是过渡段路基路面所需要关注和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作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始终注重防水以及抗腐蚀性的操作,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工作。第一,在采用以及选择材料时要有着更为合理科学的手段,积极聘请专业性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勘察人员以及地质专家来加入到工作中,并且在选择各种材料时避免直接作出决定,而是要在和勘察工作人员以及专家研究讨论后再做出决定。落实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为合理的材料,减少经验主义以及冒进主义现象。第二,采用部分透水性材料。因为对于部分地区来说,存在多雨季节,当面临降雨天气时,采用透水性材料会确保雨水在第一时间排出,避免由于雨水累积而形成腐蚀现象。与此同时,在路面和软土层也应安排工作人员做好防水工作,在路面做防水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雨水流入到路基中;而在软土层开展防水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雨水流入到软土层,导致上层土壤存在不稳定性。第三,在实际施工中,一般情况下都会采用各种机械摩擦路面,促使路面达到理想的粗糙效果,粗糙的路面会达到控制过渡段的渗透压。与此同时,还要安排工作人员定期清理路面多余废物,像沙子、泥土等。第四,在完成各项施工环节后要进一步开展检查工作。在检查环节中如发现路面存在裂开问题要安排专业人员及时修补,确保路面路基的稳定性、完整性以及安全性。所以说,在工程完成后也要始终关注对路面的检查工作,只有定期检查才会有利于防止降雨时发生储水现象,以至于该路段被腐蚀。
        专业性技能较强的工作人员将会确保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本身对于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来说,要求就较为严格,对施工人员所提出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就需要在后续施工过程中选择专业素质过硬的施工人员从事该项工作,还应当定期开展培训工作,让工作的施工人员在培训中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为在源头上确保施工质量合格奠定坚实基础[5]。
总结: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注重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重要性。桥梁工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将决定着我们的出行安全。本身对于道路桥面建设工程来说,其周期较长、涉及面较广,并且专业性较高,尤其是在开展道路桥梁过渡段施工时更要关注质量问题,确保各环节都按照特定工序开展。在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注重民生建设工作,而工程质量逐渐成为建设方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注问题之一。因此,在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时,要注重科学设置搭板、始终重视地基处理、落实提升抗腐蚀性,为确保过渡段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项万智.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3):912.
[2]解天宝.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6(35):92—93.
[3]许雯婷.基于市政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6):425.
[4]颜彬,杜继平.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结构设计[J/OL].交通世界,2017(32):76-77.
[5]杜玉华.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7(07):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