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丽
浙江省永嘉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今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更应该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实验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重视实验与物理基础知识内容的融合,同时还要更加重视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新实验教学 创新思维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物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考题中权重较大的一块,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是将前人的学习经验转换成为一种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和教学技能。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今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更应该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实验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重视实验与物理基础知识内容的融合,同时还要更加重视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相结合。如何搞好物理创新实验教学?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实验探究的兴趣?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相关的理论,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谈一谈粗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参与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学地位和课堂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转变成为了当前的课堂引导者和组织者,课堂组织形式也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验成为了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分组探究,在具体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学校实验条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高中物理学习的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规律,提升其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实践经验表明只有这样师生之间能够很好地互动,课堂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楞次定律”这节内容时,教材中的做法是演示实验,这也是我们教师通常的做法,那么这样的做法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程度怎样呢?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看着比较直观、清晰,不过太过于线索化、有序化,学生缺少自主发现的过程,实验参与度低,主观能动性未能发挥到应有水平,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规律的记忆效果不佳.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笔者在教授这章节内容时,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改变了传统演示实验、讲解的教学方式,而是给学生划分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连实验电路、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实践过程,学生不仅仅得到了知识,对这个过程更不会忘记,容易形成长期记忆。当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是旁观者,要及时地巡视并指导学生连接好实验的器材,在学生的观察方向出现偏离时,应引导学生并将注意点放到: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进行电流的方向的分析,总结磁铁运动方向与原线圈的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互动交流、讨论,最终总结出感应电流与原磁场方向、磁铁运动方向这两方面的关系。
大量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动手实践中去,不仅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体会和认识会更为深刻,学习正情绪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注重情境布设,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新课程要求我们物理教学重视实验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多安排实验,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设置情境,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有关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探究中来,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最终学生走向社会,也能将课堂学到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近一点,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能够提高学生观察的敏锐度,要想完成实验设计,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原理,而且要思考实践的可行性。
笔者在实验教学中,以具体的问题为导向,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充分地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自由地思考和设计,自己设计方案的过程是调用原有认知和实验经验、方法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欲望会更为浓烈。
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设计,那么对于设计是否可行呢?学生有到实验室进行实践的欲望,同时在实践后,不仅看出了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否有可行性,还能进一步优化设计。实践经验表明,让学生从事实验设计不仅仅能够活化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此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的课本内容,让学生对课本中所给的实验方案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有关设计出更有效、操作性更强、结果更明显的实验方案。
三、拓展到课外,在“玩”中提高实验素养
新课程的教材,包含了很多的“课外小实验”,不过由于高中物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这些小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多的教师忽略了教学中向外拓展实验探究这一环节。
其实课外小实验尤其物理教学价值,应该作为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亮点,让学生回到生活中的器材,从实际的生活出发,自己设计实验,在玩中学习,生活化的课外小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创造性学习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反冲与火箭”这节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自己课后利用反冲的原理自制水火箭、自制小型灌溉机等等,结果发现学生的创意和作品都很不错。
实践中发现,重视课外小实验,学生在这些小实验的探究过程中习得基本的实验方法,这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了,在实践中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实验素养。
总之,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教学特点,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物理教学效率自然会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韦叶平;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物理实验;2012(03)
[2]廖飞,陶传义,阴素芹,等;物理创新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