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5期   作者:韩树文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具有基础性,但是对于学生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韩树文
        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实验小学 山东省 滨州市 256653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虽然具有基础性,但是对于学生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对于未来语文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课后作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帮助学生加固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篇论文将讨论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作业设计

    一、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素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设定,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核心素养并非作为一个固定的标准抑或是固定的限定而存在与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目标,是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动态的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虽然已经分成了四个主要的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还需要进行新的理解。四个部分的抽象叙述还是需要细节的分解,大概可以分解成以下要求:学生写作思维构建的完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成熟,学生思维能力获得有效发展与提升,学生初步具有审美能力与写作出具有良好的审美的文章,传统文化学习与理解。
     但是本文探索的是小学的语文作业设计,所以在目标设定的难度上应当适度合理,以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时逐渐产生坡度,有收获有成就。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一)学生自主意识能力不强
     由于小学生自身缺少自觉性,天性活泼,课后回家后贪玩或者赶时间玩游戏,会想办法缩短写作业的时间,甚至是不写作业,选择抄作业。这样的话,不论教师布置的作业有多用心,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没有效果的。小学生在这方面缺乏自主性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小学生在课堂上时本身就得不到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上惯常采用以教师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己在课堂上的活力。长此以往,学生的活跃度可能会下降,课后作业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折扣。
(二)教师作业布置有需改进之处
     首先,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标,在选题上缺少针对性,亦或者是在选题上偏难或偏简单等。学生本身就具有多样性,在该科目的学习上难免会出现层次不齐的水平。其次,学生核心素养内容具有多样性,但是教师作业内容布置却十分单一。

这样,学生不仅可能会失去兴趣,还会因为缺少团结协作等出现素养培养的“偏科”。在上交作业以后,教师可能在检查过学生作业后没有根据学生的变化来评示出合理的评语,而是敷衍了事。这容易让学生产生气馁的感觉,导致学生有一种委屈的心理,甚至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该科目的学习兴趣,认为既然老师不好检查作业,那么自己也要敷衍教师。
    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教师作业布置明确目标,分层设计
     课后的家校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回忆和加固课上学习的内容,还能够帮助课上听不懂或者是开小差的同学课下自主学习和理解。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就足以兹以教师借鉴,合理的分配作业时间、次数或者是频率。首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带有明确目标的选择题目。教师在选择目标时也应当注意参考新课标和语文教学标准来忖度和设定。在选择作业时,尝试选择多种形式的作业,丰富学生课后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其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有层次、有难度梯度的布置作业。让所有的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都有所难度又有所轻松之处。
(二)激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素养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对象。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和学校。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尝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就应当尝试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并行发展,如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有关描写一些有趣、多角色的、重要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尝试扮演剧情,重现文章内容,加深印象。
(三)合理评价学生课后作业,激发学生动力
     学生学习,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掉队或者不理解,某一些题不会做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最应该做的并不是讨厌学生甚至是羞辱学生。每个学生都渴望做好学生,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和赞许。因此,学生在掉队时可能也会很害怕。这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到学生们的表现,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近来的学习状况,客观的给予学生课后的作业评价。适当时,甚至可以将学生邀请到办公室,在办公室和学生细致认真的谈论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最近的学习困难等。让学生在宽松有爱的环境中拥有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激情。

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来完成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的配合,更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用心。语文从古至今一直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学科,科学合理的帮助学生学习,能够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要积极使用一切资源,帮助学生获得成长,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诗童.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9(06):148-149.
[2]王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0(15):68-69.
[3]田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学周刊,2020(18):59-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