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波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一中学 330100
摘要:高中数学中涉及到的导数学习内容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导数的学习也是学生更深入学习高中数学必须要通过的路程,“导数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有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的授课形式和教学方案都影响着课堂质量,影响学生是否能够很好的掌握导数相关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这部分内容复杂难懂就想要放弃,对整体的知识框架不够理解,对所学内容也只是简单的了解到表面,更深入的知识还没有接触到就已经放弃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方案影响着学生对导数本质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数及其应用;教学方式
前言:学生对“导数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独自解题消化吸收时都会遇到很多不容易解决的困难,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利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来帮助学生了解导数的整体框架,使用如若借用模块教学的形式,在课堂上直接将导数的框架以模块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刚接触导数时就会有一个特定的导数框架。
一、注重概念模块的形成
导数及其应用中有许多模块,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理解起来简单,但长期记忆的话却又很难,学生需要在自己的记忆中形成一个模板,让每一个模块上都有相对应的知识。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独自整理,用自己的方式将每一个模块拼接起来,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复习中才会更轻松,导数及其应用这一部分教材中有许多概念类的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概念模块的形成和授课中模块的形成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潜意识的影响。
例如,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选修1-1第三章变化率与导数中导数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中的例三,题目中所给函数的不同位置对应的导数不同,不同位置也有不同的意义,这一节教材中主要提出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在函数中的变化及应用。教师在讲解时可以结合图像为学生讲解不同位置导数意义的不同,进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导数的概念,目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授课形式让学生的潜意识形成一个模块,让学生可以在开始学习导数这一部分的知识时就能够按照教师给的模块学习下去,所以教师要注意课堂上的授课方式和顺序,引导学生形成合适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宜运用过多的理论,应当用更多的典型例题或是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来引导学生独自思考导数变化率是怎样形成的,如人体血液中药物的残留浓度的变化,让学生再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独自对该函数有充分的认识,在实现教学过程的同时,让学生实现概念模块的建立,学习导数的根本概念和性质。
二、加强模块化教学的思想
导数学习时的模块化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方法。由于导数是在学生以后的高考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导数学习过程长,学习内容复杂,而学生在学习函数相关知识时对导数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在目前对导数及其应用的学习中,会学习到导数具体的概念、应用以及运放法则和几何意义,利用导数的相关知识去解决在函数中出现的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导数对不同问题时如何应用的模板。
例如,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函数第三节函数的单调性例一,题目中要求计算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指出单调区间内函数的单调性,在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时运用到导数的求解。学生对导数的求解过程很清晰,但是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导数的出现位置和使用方法都有所不同,比如函数的单调性和函数的幂函数两种不同问题虽然都要用到导数的求解但是使用方法却完全不同,学生在学习完函数这一章节的知识时,不光要对函数进行整理,对导数的应用方法也要进行模块化的整理。在系统的学习导数及其应用之前,学生在函数这一部分也要接触大量的导数求解问题,导数的学习在高中数学阶段时间很长,相关内容间隔也很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强化模块化的学习很重要,学生对模块的整理完全依赖于自己对导数的理解以及清晰的思路,当教师有意去完善学生对模块化教学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导数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课堂上的教学进度。
三、多角度转换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单从相关概念或是基础应用入手,要在课堂上转换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可以多角度的学习到导数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的渗透理导数这一章节的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转换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在课堂上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通过导数及其应用这一章节中的不同制式板块,将不同的内容分配给不同的小组。每位同学对不同的知识都有不同的理解,利用课上时间让不同的小组成员用自己所学到和掌握的方式来为其他同学讲解自己负责的板块,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帮助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帮助其他同学在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
例如,北师大版选修1-1高中数学教材第三章中导数的四则运算,这一节中会涉及到四则运算中加法、减法、除法和乘法四种运算方式,教师在课堂上会结合教材讲解四则运算的运用方法以及应用。这部分知识组成部分多,四种运算方式也很接近,虽然学生刚学习时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是学生们在之后的运用时难免会混乱,记错法则也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以四则运算的学习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给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或是自己认为更简便更容易记忆的方式来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比如可以分享自己是如何区分四种运算方法和如何运用的,学生在听到其他同学的方法时,无论不同的理解记忆方法适不适合自己,都会让学生更深一层的了解导数的应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学生们的交流探讨,也会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多角度多模块的方式来转换学生学习方式。
结语: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导数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把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方法和课后的督促也很重要,要根据班级整体的情况来调整课堂上的速度与进度,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导数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开余.探寻多样题型,提高解题效率——高中数学导数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J].中学数学,2020(11):28-29.
[2]范亚萍.导数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30.
[3]龙飞进.聚焦“针对性、系统性”的高中数学二轮高效复习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349-350.
[4]侯立伟.以知启智 以史怡情——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0(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