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英
重庆市潼南职业教育中心,40266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改善,服装不再是以往人们御寒保暖穿戴的物品,更是思想形象和文化的特征,其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的属性。我国服装产业经过三十多年高速的发展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产业链,也成为了国家最大的企业,并且走出国门,所以服装教育这一专业在国内的中职院校内,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随着课程教学工作的实施,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本文就是以服装结构设计这门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最佳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服装设计师。
关键词:服装结构设计;教学;改革
前言:在西方经济萎缩以及消费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我国的服装产业也开始经历了痛苦的转型、升级和缩减时期,对于高级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这也对服装教育专业的工作开展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是以中职内部服装结构设计这门课程为例,深入地分析本堂课教学改革工作的具体开展和实施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最佳的教育方法和形式,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服装设计的相关知识内容,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以此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的都是把服装按照类别进行划分,每一个类别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服装款式,对其进行结构设计的知识传授,整体教学的方法基本上就是以教师在黑板上绘画,学生在本子上绘画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属于照葫芦画瓢,很多教学过程中都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固定几种服装款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设计,但是在时间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服装的流行款式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整体结构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是有所改变的,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在结构设计时,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创新的过程中,其变通的能力不足。
除此之外,传统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一般情况下,其授课的方法都是单一的,课堂整体活跃程度明显不足,教学的过程中都是教师讲一步、学生画一步,如果学生出现稍微不留神的现象,就会导致跟不上课堂节奏,久而久之丧失学习兴趣的情况。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动性不强,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没有参与感,也缺乏趣味性,这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转变教育观念,走艺术与技术结合、舞台和市场并重的道路
服装结构的设计属于对服装的款式,造型进行合理创意,保证所创设出服装与气质得以完美体现的一个关键性所在,其结构的合理性也是工艺设计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保证性内容。服装整体的款式结构和工艺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得到质的飞跃,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当堂课所需要掌握的基础性内容,更是需要走进艺术,把艺术与技术相互结合,也需要根据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以及舞台表演需求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设计。
例如:阿玛尼深受欢迎的灰色调高级的时装,就能够恰到好处地把其设计的意图进行凸显,其中充分地把优雅的气质进行了展示,其中的内涵丰富且含蓄。这样的设计方法能够使服装的特色进行展示,也更加受人们的欢迎,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更是需要结合艺术的教育理念,把服装款式和结构设计深层次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避免受到思维上的限制。更是需要根据当前市场的发展,从结构着手对服装进行有效的创新,这样才能够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调整服装结构设计教学课程安排和课程衔接
在校园内部想要真正地对服装设计结构这门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需要对措施进行调整,保证系统深入地开展这堂课程知识的传授,利用适量的课程,满足学生集中精神消化所学习知识点的需求。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系统的讲解,操作的演示和效果的展示相互结合,使整个课堂能够有头有尾。同时,也能够真正地让学生感性思维得到锻炼,个性得到活跃和张扬,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带领下学会严谨工整,保证所设计出的造型能够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感。
除此之外,需要建立课程群认真的对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合理的对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进程、授课的教师进行安排,因为服装结构设计这一课程中所包含的基础性内容比较多,有《服装结构设计基础》《女装结构纸样设计》《男装结构设计》《童装结构设计》《针织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 CAD》《工业制版与纸样放缩》等。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排好先后的顺序,使整个课堂教学的知识能够由浅及深、交替循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掌握基础性的知识内容,然后不断地深化所学习的知识点,从而使知识之间相互支撑,也能够相互深化,根据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循序渐进地掌握各种各样的规律,以此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拥有超高能力的教育目标。
在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其内容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涵盖不同种服装的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一些难度较大的,如,衣领的设计、衣袖的设计等开展专题的讲座,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上的知识。同时,在介绍人体特征姿态之后,把设计内容引入到课堂之中,这样就能够使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的丰富,也避免出现孤立性教学的现象。按照学生的需求,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服装结构设计的特色,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在校园内部服装结构设计这门学科是服装设计这个专业中非常关键的一门学科,学生通过其中知识的学习,能够了解服装设计以及相关行业中最为基础的知识内容,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以往的课程讲解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地方,所以本文也通过以上的内容,尝试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希望能够真正地结合当前我国服装行业发展实际的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地把教学的方法进行更新和完善,使课程有效的衔接,完善课堂的体系,这样才能够达到最终教学的目标,也能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合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喻琳艳.折纸创意训练在“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纺织服装教育,2020,35(03):255-259.
[2]韩圆.基于特殊时期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线上教学的探索实践——以《服装结构设计基础》课程为例[J].西部皮革,2020,42(11):40.
[3]朱街禄,宋军伟,王露.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8):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