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3期   作者:张存祯
[导读] 信息是大众表述事物、认识社会的工具,教育是传递文化、丰富人类内涵
        张存祯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八中学 730080

        摘要:信息是大众表述事物、认识社会的工具,教育是传递文化、丰富人类内涵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和当代教育的结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互联网+”教育理念如同激起千层浪的石子,一经提出便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在崇尚差异、强调多元、推崇创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坚持以信息化、个性化以及终身化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基于此,本文章对网络环境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
引言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必然发展的趋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在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从媒体教育功能的角度积极探索利用网络改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途径,最大程度上强化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一)多媒体方式运用不当
        随着多媒体形式的广泛运用,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于是尝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融入多媒体元素,但是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使用多媒体,忽略了学生的参与环节,大多情况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在放映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将精力回归于课本当中。而且在阅读教学中,多媒体课件播放较快,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理解与把握词句内容,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师此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只是单纯运用多媒体技术,并未体现出其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方式不当的问题急需改善。
        (二)学生的兴趣不高
        当前教师在教学中一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就使得学生会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不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自然会影响到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让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受到消极影响。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尤其是面对学习经验还不够充足,天生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其学习兴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

对此,教师要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教学手段,把握好信息技术的运用方式,积极在课堂上引入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这种形式自主进行文章的阅读及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愿意跟随教师的引导,投入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来。
        (二)积极创新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
        通过经典阅读的平台,教师要认真细致地研究学情,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构成和性格特征,以便创新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比如,很多学生更喜欢轻松有趣的故事和色彩丰富的漫画,这就导致他们对纯文字的经典读物兴趣不高。针对这一心理需求,教师就应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书和绘本,将经典阅读以一种更加轻松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除此之外,经典阅读的方式也要尽量丰富多彩,比如可以组织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和学生一起进行经典阅读,阅读完一本书之后,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写读后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建议家长在孩子的书房内粘贴一些经典作品的内容介绍或片段摘抄,也可以运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画进行宣传。在学校,教师更要积极地开展经典阅读比赛,通过游戏、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经典阅读的专题讲座,讲座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教师要和家长密切配合,通过互联网和经典阅读的灵活结合,为小学生提供一个丰富有趣的经典阅读平台,使小学生在充满热情的经典阅读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阅读审美水平
        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优美的语言文字,但是因为学生的阅读审美水平不够高,所以不能及时捕捉这些文字信息。而且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只让学生接触单一的文字,因而难以消化吸收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所以,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培养学生阅读审美能力的重视,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文字语言的魅力,又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优美语言素材,为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因为语言文字的美不容易被发掘,所以教师可以把文字内容转变为图片、声音、视频等元素,这样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
结束语
        总之,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者,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推陈出新,开展以兴趣为导向的语文阅读教学,充分发挥互联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生花.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探究[J].青海教育,2019(Z2):54.
[2]张冰.在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51.
[3]苗双荣.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