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俊明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第三中学 甘肃天水 741400
摘要:积极心理学主要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和学生自身品质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并且让学生能够具备一种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和对抗消极心态的心理。这种方式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作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新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语文;应用
引言
积极心理学作为研究人心理的一个领域,主要是研究人积极的心理状况,关注人的健康发展。其主要目的是要帮助人们形成积极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品格,除去人在心理或者是行为上的问题。它具有重要的意义,强调人性的优点以及价值,注重美德的发展,而不是人性的弱点。此外,积极心理学具有有效的预防作用,在预防工作上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最后,它注重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而不是偏重于其中的任何一方。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即挖掘人性的美德与潜力,进而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基于个体体验分析可知,积极心理学可为个体带来幸福愉悦的感受,通过幸福的感受促进个体不断提高与成长,进而发现个体自身的特点与潜能,在积极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幸福感。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文化素养和完成课程考查,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目标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基本上相同,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相关的理念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主张考什么就教什么和学什么的理念,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文章的记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而不是理解性学习和背诵,不重视情感教学,不利于情感的表达和发展。要渗透积极心理学,让初中生从被动的学习知识转换到主动吸收接纳知识,情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要使其发挥作用,促进初中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而不是使其阻碍教育主体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新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兴趣鼓励
为了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渗透,首先需要的就是进行全面教育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当中一些尖子生往往总是能够受到老师的关注,从而让那些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被忽略。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实行差异教学,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例如在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必须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而在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高,从而能够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机会。
在上课的同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进行回答,适时进行表扬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积极心理学能够很好地带动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热爱学习。因此不断采用兴趣鼓励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到学生之中能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转变方式和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个人价值
转变教学方式和理念是近年来提高教学成果的重要条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语文学习中,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习主体更加高效的学习,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真情流露去体验课堂,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对语文的热情,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情感的融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用生动的语言、传神的目光、丰富的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等来创建一个情感丰富、具有感情的课堂。例如,在讲解《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可以用语调、语言和表情等来突出求学之难和求师之难,突出文中叙述主体的虚心求学和勤苦学习的经历,教师可以用主人公的一些学习经历来鼓励初中生勤奋努力的学习,勉励他们要珍惜现在充分的读书时光,通过教师讲解和个人学习要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的思考。
(三)任务设定
所谓的任务驱动就是教师在上课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切实符合初中生实际的相关任务。然后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以学生为主体,而学生就需要有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才能够获得想要的知识。而在课前老师进行相应教学任务的布置工作能够很好地将学生引入到设定的情境当中,从而提高初中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还可以让自己的语言幽默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带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一定要让老师与学生成为朋友而不是敌人,因此在教学当中老师适当地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向学生提问,这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友谊,还能够带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让学生能有一个思考和想象的平台,从而来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让学生逐渐产生质疑精神,这就活跃了课堂氛围。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当中不断地对初中生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发展,还能为学生们在以后的生活或是工作之中拥有一个顽强坚定的心理去克服消极态度。
结束语
总之,要把积极心理学渗透和应用到初中语文中,从而促进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达到教育育人的目的。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探索创新教学方式,转变上课方法,在研究中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策略,探索和发现初中生的积极品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念。
参考文献
[1]马逸.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9):33.
[2]詹昕.初中语文如何采用积极心理学开展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7):27.
[3]殷小龙.积极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与应用[J].家长,2019(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