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幸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和平小学 27410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发展不断扩大,农村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小学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要发展现代化农村小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在现阶段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以帮助农村小学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提高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教育现状;教育发展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也开始增加,但是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整体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想解决当下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问题,就必须尽快寻找可行的办法,从而帮助推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夯实农村教育发展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研究
农村小学教育是指为地处农村,且多数学生都是农村户口的适龄儿童提供的教育活动。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利用符合小学生的教育方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育。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政府不断加强对农村教育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吸引了许多人才来农村支教,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但是由于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较弱,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不容乐观,无法匹配新时代发展需求。
(一)农村小学教育设施匮乏,限制教学水平的发挥
当前,农村小学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教育中使用的教育设施十分落后且匮乏,甚至在教学环境上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同时也打击了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些农村小学还存在多个班级共有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同时教几个年级的现象,这些都是由于教育的基础设施不足造成的,严重限制了教学水平的发挥。由于一些学校图书资源不够,教室资源配置匮乏,造成不利于学习的学习环境,阻碍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利于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1]。还有就是教学资金不够,教师难以开展教学。
(二)农村小学学生源流失较大,教育动力不足
农村小学生源流失较大,主要是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许多农村家庭孩子不多,大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溺爱孩子,家庭教育缺失。还有一些家长文化水平低,不识字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完不成,甚至有些工作忙不能对孩子进行监督,出现孩子不做作业等现象。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流动不断增大,许多家长选择带着孩子外出打工,在城市里为孩子选择条件更好的学校学习。另外,国家对农村儿童的补助政策,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将孩子送进城镇学校学习。还有一些偏远地区的家庭,由于家庭困难,无法承受孩子上学的费用,导致许多孩子无法正常上学。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生源严重不足,教育动力也不足[2]。
(三)农村小学教师流动性大,缺口较大亟需解决
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农村小学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首先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村缺乏一定的提升机会,许多年轻教师不愿意参与到农村教育中,对农村教育和学校存在一些偏见,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就会选择离开。还有许多愿意参与农村小学教育的老教师大都面临退休,一般大专、本科年轻教师较多,但是仍然存在数量缺口,严重缺乏专业型教师,有些语文、数学老师还要分担其他科目。另外,农村小学教师的薪资较低,职称评聘难,一些中老年的教师由于家庭经济压力困难,也会有一些无法坚持下去,青年教师更是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缺乏工作积极性。这些都使得教师在农村教育中无法长远发展,不利于农村小学教育发展。
(四)农村小学教育理念有待革新,教育方法需要创新
当前,许多农村小学教师都是年龄偏大的老教师,而且长期封闭在农村缺乏外出学习的机会,教育理念老旧,教学方法固定,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动力激发,对于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造成严重阻碍[3]。许多农村小学仍然坚守应试教育的教规,对小学生的教育局限于对课本知识和考试内容的讲授,缺乏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另外,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教师只能使用黑板教学,没有机会和能力创新教育方法,不利于小学教育在农村取得实效。
(五)教育资源和能力缺乏,农村小学素质教育难以实施
由于教育资源和能力缺乏,农村小学素质教育难以实施。农村小学教育的德智体美劳培养中严重缺乏专业型的教师,一直是语、数教师来上课,严重出现一个教师同时上多门课程,教师的教学压力十分沉重。另外,教师精力不足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农村小学生和教师都一直追求高成绩,教师只能满堂灌的方式,学生不断的去做习题应付考试,根本无暇顾及课外知识的拓展和其他能力的培养。甚至一些学校将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薪资联系起来,使教师承受职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根本无法开展素质教育。
二、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带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基石
经济是基础,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石。只有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才能为农村小学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为农村小学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以及增加农村就业机会防止农村人口的稳定,不利于生源流失。
(二)加大政府对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支持是重要保障
加大政府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支持,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晋升,以及为农村小学教育招纳广泛的高素质年轻教师,保证教师资源。另外,建立健全的农村小学教育机制,为推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完整的发展体系,促进农村教学教育健康发展。
(三)不断优化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重要条件
不断优化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为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条件。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农村教育要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时代新人。因此,在完善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上要改变传统模式,选择一些新媒体设备完善基础设施,促进教育实施更加多样化和更加生动。
结束语: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就必须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农村小学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加强对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重视,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农村小学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永健.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探究[J].科技展望,2016(01):345.
[2]田艳丽.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01):96-97.
[3]李娜.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思考[J].电脑迷,2018(0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