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期   作者:叶旦加
[导读]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对丰富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
        叶旦加
        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西部民族中学   青海黄南    811400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对丰富学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明确物理教学的意义与重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注入活力,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物理教学,可以让网络资源融入学科教学,实现对教学的优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教学;有效应用
1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1可以形象展示物理过程唤起学生兴趣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操作、原理探索、公式推导并且应用为主的学科,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物理知识的初期,且许多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许多学生在学习掌握中难免会感到一定的难度;且学生在接触许多难点知识时,甚至会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而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下,可以将抽象且枯燥的实验过程改变为图像、文字、视频、音频以及色彩等多样化的元素,可以显著提升初中物理授课中的综合表现力。例如在滑轮的学习中,定滑轮只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动滑轮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节省力;许多学生对于动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非常容易理解,而在通过手动实验测试动滑轮可以节省力的过程中,由于绳索和滑轮之间存在摩擦力,通过弹簧测力计往往测试不够准确;而借助信息技术,通过模拟操作,则可以依然保持着实验过程的生动形象,且关键时刻还可以停顿或者慢放,更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消除摩擦力的干扰,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的消化和掌握[1]。
        1.2可以构建交互的学习氛围有助于交流互动
        在过去传统的课堂授课中,老师要面对整个班级的所有学生,需要做好备课、教学设计、课后问题总结等工作,教学精力十分有限,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学生一对一的学习交流;而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引导下,则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全面性的交互学习机会;如在物理实验的模拟再现中,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性的指导,且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借助信息技术可分段操作、同步进行等优势,可以随时解答学生的任何疑问,并且推导出实验操作难易实现的实验过程。最后,由于教材中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信息技术的灵活开展下,可以起到拓展课堂知识的作用,弥补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欠缺,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视野,为中学生视野水平的开拓提供有利条件。
2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初中物理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料
        课程是教学实施的物质基础,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助于教学活动顺利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课程资源以教材为中心,以练习册及相关的课程教辅资料等为辅助,覆盖面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特别是这样的课程资源结构造成学生的学习资料比较匮乏,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教材、练习册、教辅资料等资源,影响学习效果。

对此,笔者把信息技术引入初中物理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储存量大的特点,把各种形式资源拓展到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料,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讲“眼睛与视力矫正”一课时,笔者通过互联网搜索了大量的视力矫正视频、动画及文字等资料,经二次加工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2]。课上,当讲到视力矫正物理原理时,教师把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学生观看,结合课件中的视频动画讲解原理,让学生根据这些资料深入解读视力矫正物理原理。
        2.2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不仅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在课上的自主学习时间较少。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初中物理教学,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缓解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矛盾。具体操作中,一方面,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交互电子白板等替代传统的板书,避免板书占用过多的课上时间;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直接利用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展开自主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讲“动与静”一课时,笔者根据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围绕着人类进化史这一内容制作微课视频[3]。课前,教师把微课视频分享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智能工具观看微课视频,自主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有一个基本认知。课上,教师结合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结果组织设计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微课视频内容及其所传达出来的内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3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实验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师讲解知识的一种方式,更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为此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4]。具体教学中,由于物理实验设施不足、实验危险性大、实验不易操作、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等问题,一些物理实验无法在课堂上真实地操作完成。对于这样的实验,教师经常采用演示方式展示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操作过程。这样虽然能够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主观创造性与视线盲区,影响教学效果。对此,笔者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演示实验,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学生动手操作物理实验的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例如,讲“光的色散”一课时,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彩虹现象的物理演示实验,让全班学生都可以清楚观察到实验现象与操作过程,消除实验盲区及以往教学的局限性。通过这一课件向学生讲解单色光与复色光的区别,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彩虹形成的物理原理,为光的色散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索与求知精神。
        总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改进,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日趋普遍,这就要求未来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适当把握每种技术手段的度,最大化的优化教学途径,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汪云华,王帆.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欧姆定律学习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03):72-75.
[2]江银燕.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江西教育,2018(09):32-33.
[3]刘保军.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模式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162.
[4]农盛斌.探讨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