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屏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第一初级中学 542813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阶段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思想意识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文学审美能力、文化素养成为培养的重点,在这样的教育需求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适用程度不断下滑,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模式逐步受到重视。本文从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入手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字:情境教学法;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本身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情意味道,情境教学是一种借助真实、借助趣味的教学方法,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和相似性。
(一)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是日常交际的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语文本身是学生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这是语文的工具性。语文并不仅仅表达语言含义,还内涵着人们的自我情感、精神观念、思想意识,具有很强的文化性质,能够影响他人、影响社会。情境教学法能够通过贴近生活、贴近真实的方式来整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仅突出语言的工具性,还凸现文字背后的情感、精神、思想,让师生之间的单项传递变成双向沟通,让学生变得乐于学习语文知识。
(二)语文具有艺术性和实践性
语文本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尤其是古诗词、散文等文体极具美感和韵味,充斥着感性之美。而同时,语文还闪烁着理性、智慧的光辉,学生可以通过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来逐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自己的语感、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情境教学法借助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外在的图形、色彩、视频、文字、音频来营造符合语文阅读材料的色彩美、意境美,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情境教学法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记叙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文体,主要以记人、叙事、写景为主,多写人物经历、事物发展变化。在记叙文之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高潮、结果是必不可少的几个要素,这些要素共同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卷,这也正是情境教学法中创造情景、氛围最常见的思路。
因此,在记叙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在行文叙事之中所渗透的情感、态度、思想。作者在构建记叙文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写作手法与影视剧、纪录片的拍摄十分相似,这也是影视片段、纪录片能够进入课堂成为情境教学法辅助道具的重要原因。以八年级下册的《社戏》为例,鲁迅先生以一段少年时看戏的经历为线索,安排了起因、经过、高潮、结果,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展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情感。课文的叙述、描写都十分到位且感人,教师抓住看戏的经历这一线索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贴近生活和现实的氛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情感。
(二)情境教学法在议论文中的应用
议论文是学生们进入初中后接触的一种新文体,是一种以说理、论事、表达意见、提出主张为目的的文体。议论文的核心在于论点、论据、论证,议论文的书写围绕这三点进行,议论文的学习也围绕这三点展开。首先是论点,论点是作者书写议论文的关键,后续的论据、论证都是围绕论点展开的,论点通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中间,教师要培养学生抓住论点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听录音、看片段等方式,将文章的论点所在段落摘出来,让学生在固定时间内总结出这一段落的重点,也就是总结出作者的论点。其次是论据和论证,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辩论”“案例分析”等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在作者所罗列的论据和论证之中,以认同或反对的角度去看待议论文,去总结分析或驳斥作者提出的论据、论证,必要时可以引导学生以议论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将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一起。
(三)情境教学法在文言文中的应用
文言文是很多初中生比较头疼的一种文体,因为古人在行文过程中往往语言简练而内蕴深厚,再加上通假字在其中捣乱,很多学生看到文言文就会产生畏惧的心理。实际上,我国的文化脉络是清晰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所体现,今天的学生理解古人的文章应当并不难。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比如给学生一个文言文情景中的身份。以九年级下册的《曹刿论战》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鲁国将军的角度上思考,面对齐国以强凌弱发兵攻打的境况,如果你是鲁国将军这一仗你怎么打?你敢打吗?如果决定打,你需要什么?……在学生有了明确定位的情况下,更容易融入到作者描绘的历史情景之中去,也就更容易读懂文言文。
结束语:情境教学法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这种教学方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研究和发展,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和丰富,相较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这种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贴近阅读文章内涵的教学方法明显更符合课堂教学所需。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世存.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15)
[2]张爽.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北极光.?2019(05)
[3]赵春梅.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