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浅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郑立芹
[导读] 分析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

郑立芹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外科;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这一时段内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早期肠内营养;临床护理
   胃癌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需接受外科手术治疗,胃癌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常用术式,其切除范围覆盖原发肿瘤、转移淋巴结及受累浸润的组织,范围广,创伤大,仅遗留一小部分胃,或者无胃部遗留,行食管空肠吻合术或三叠空肠囊代胃术,重建消化道,进食容量显著下降,为了促进术后康复,需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加强护理干预[1-2]。此次试验旨在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这一时段内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8:12,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25岁、61岁,中位数年龄(41.80±3.62)岁;②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7:13,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26岁、60岁,中位数年龄(41.73±3.28)岁。从性别及年龄分布上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对比研究的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术后2至5d,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溶液,静脉输注0.15g/kg氨基酸注射液、105kj/kg脂肪乳剂及适量维生素、微量元素,每日输液量约为50ml/kg,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加强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加强静脉穿刺部位护理,根据患者需求实施对症护理。
   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中造一个十二指肠空肠造瘘营养管,术后8至12h,经鼻空肠滴注温度为37℃至40℃的生理盐水,滴注速度为35至40滴/min,术后第1d,若患者无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可尝试输注500ml短肽型肠内营养剂,以40滴/min的速度匀速滴注,术后第2d,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将营养制剂滴注量增加为1000ml,以80至90滴/min的速度匀速滴注,术后第3d,将营养制剂滴注量增加为1500ml,以不超过120滴/min的速度匀速滴注。待患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即可拔除胃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期间,予以对症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营养管护理。置管后,用3M加压胶带将鼻胃管、营养管固定好,并留有一定空间,协助患者翻身时,注意不要牵拉营养管,以防管道滑脱,每3日为患者更换一次胶带,每日定时测量鼻胃管体外部分的长度,以防管道移位、变形或扭曲,输注营养制剂时,应先抽净黄色液体,于空肠状态下输注,且输注营养液时,应该将患者头部抬高30°至45°,输注结束,保持这一体位30min,以防液体反流,导致误吸;③输注护理。在输注生理盐水及营养制剂时,必须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及液体温度,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输注速度,液体可应用输液管加热棒解热至37℃至40℃,这样能够避免肠胃刺激引发的不适症状,期间还需加强对口腔、鼻腔的护理,定期清洁口腔、鼻腔分泌物,保持清洁;④并发症防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误吸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加强监测,每日观察记录患者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如有异常及时治疗,如若患者腹胀,根据腹胀程度调整营养液书足量,或采取间断性输注的方案,可有效缓解腹胀,如若腹胀由便秘引起,需适量应用胃肠动力药,如若患者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感染,应停止输注肠营养液,进行吸痰处理。
1.3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计算平均值,对比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的临床护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试验获取的基础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若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胃癌根治术后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在患者肠胃道功能恢复前,满足机体营养需求,同时保护肠道粘膜,促进肠蠕动,促进肠胃功能恢复[3]。在此期间,予以营养管护理、输注护理、并发症防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能够有效保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实施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胃癌根治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加强护理干预,可促进术后康复;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白银霞,孙宏.饮食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05):611-614.
[2]李戆智,张雪,刘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03):371-373.
[3]肖娟.集束化护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