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加娟
(昆山市康复医院;江苏昆山215300)
摘要:目的:分析冠脉搭桥术后患者接受心肺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收录为本院自2017年6月到2020年5月期间收治并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40例,基于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差异,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接受心肺康复护理干预的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结果与肺功能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7天、15天6min步行试验结果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数据对比,干预组患者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数据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数据差异显著(P<0.05)。讨论:冠脉搭桥术的实施使得患者生存质量进一步提升,基于心肺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患者在肺功能、术后生理功能恢复方面有着更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心肺康复护理;冠脉搭桥;肺功能;运动耐力;影响
冠脉搭桥术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是国际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在术后基于患者身体素质的原因,预后情况各有差异,故术后实施有效的手术护理干预是保障患者预后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冠脉搭桥术后患者接受心肺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收录为本院自2017年6月到2020年5月期间收治并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40例,基于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差异,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接受心肺康复护理干预的干预组,20例对照组患者中包含16例男患与4例女患,平均年龄(65.42±1.35)岁;20例干预组患者中包含14例男患与6例女患,平均年龄(65.29±1.28)岁;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数据存在对比价值。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术后基于患者病情影响为患者提供入院宣传、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药物指导以及预后管理等相关内容。
干预组接受心肺康复护理,基于常规护理实时基础,增加针对于心肺功能康复的干预措施,主要有:
(1)下肢屈伸锻炼:在床上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屈伸锻炼法,通过屈伸膝关节、带动脚腕、脚掌、大胯进行活动,促进患者下肢生理功能的有效恢复,每天2-3次,训练时间15-20min。
(2)肺部康复训练:选择吹气球锻炼法,购买气球容量大于500ml的标准气球,指导患者深呼吸后吹鼓气球、气球直径以10-15cm为标准,排除气球气体,重复上述动作[2-3]。
1.3评判标准
采用6min步行试验评测患者6min步行距离。150-450之内,存在重度心功能衰竭、450米以上轻度心衰。
收集患者干预后肺功能指标,主要收集FEV1、FVC、FEV1/FVC 三类数据,统一格式用作组间对比。
1.4统计学意义
数据软件采用SPSS 22.0,统一计量资料格式为(),统一计数资料格式为(n,%),由T值、X2值完成校验,组间数据存在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2.1各时间段6min步行试验结果对比
干预组患者术后7天、15天6min步行试验结果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png)
3.讨论
冠心病患者术后接受心肺康复护理措施,基于患者心脏功能与肺部功能实施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措施,帮助患者进一步提升生存质量。在心肺康复护理措施实施中,基于术后患者的生理状态,结合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肺康复护理措施。术后早期指导患者在床上实施下肢屈伸、肢体伸展等床上运动、吹气球等运动,提升术后心肺康复效果[4]。
研究数据分析:干预组患者术后7天、15天6min步行试验结果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数据对比,干预组患者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数据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数据差异显著(P<0.05),佐证了心肺康复护理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肺功能、生理功能的影响。
综上,在接受冠脉搭桥术后,实施心肺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生理状态,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颖. 心肺康复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v.10(18):165-167.
[2]周立芹, 高春枝, 刘玉珍,等. 心理行为干预结合生物反馈训练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23):9-12+21.
[3]杜飞. 优质护理干预对心脏搭桥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大医生, 2018, 3(07):152-153.
[4]尹纪梅, 吕正燕, 韩峰. 优质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53):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