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张珊珊
[导读] 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珊珊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骨科;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这一时段内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生压疮、感染、便秘、静脉血栓的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中,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护理;应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发生各类骨折疾病的风险持续升高。骨折是一种由骨骼疾病、创伤所致的骨骼连续性或完整性中断的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骨折部位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发病后应及时入院诊治,大部分患者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骨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会延长术后住院时间,应加强防护[1]。此次试验旨在探究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这一时段内我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采集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下:①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7:23,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20岁、81岁,中位数年龄(56.12±9.30)岁;致伤原因为,摔伤21例,交通事故伤18例,高处坠落伤9例,其他2例;②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8:22,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22岁、81岁,中位数年龄(56.40±9.12)岁;致伤原因为,摔伤21例,交通事故伤17例,高处坠落伤9例,其他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满足对比研究的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康复需求,采取对症护理措施,密切病情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案为:①安全预见性护理。患者入院后,给患者及家属展开全方位安全宣教,告知其患者跌倒的风险及后果的严重性,让患者及家属提高警惕,行走时需由家属陪护,卧床时拉起床栏,同时,病区走廊需安装扶手,厕所、浴室、开水房等湿滑区域应铺设防滑垫,安装扶手、呼叫铃,在易跌倒的区域,应设置醒目警示标识,病区地面应保持干燥;②压疮预见性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每日测量体温2至3次,长期卧床患者,需定期调整肢体姿势,每2h协助患者翻身一次,采用轴式翻身法,翻身时患者头肩部、腰、腿处于同一条线,不得拖、拽、拉患者,在受压部位垫上海绵垫等、凝胶减压垫等,加强饮食管理,保证营养供应,观察皮肤长期受压区域的肤色变化,如若出现发红、皮损症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③感染预见性护理。骨科患者术后多伴有排尿困难症状,留置导尿管者,麻醉苏醒后夹闭导尿管,每隔4h开放一次,需加强导管观察及护理,记录尿液量、颜色及性质,指导患者每日饮水2000至3000ml,每日更换引流袋,用碘伏对尿道口及外导尿管进行消毒,以防泌尿系统感染,吸烟者戒烟,指导患者进行扩胸、深呼吸,掌握如何有效咳嗽排痰,病房多开窗通风,进行空气消毒,以防肺部感染;④便秘预见性护理。术前了解患者排便习惯,术后引导患者定时排便,多饮水,多食用瓜果蔬菜,补充膳食纤维,术后早日离床活动,促进肠胃蠕动,以防便秘,排便困难者,可采取清晨灌肠的方式;⑤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骨科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早期肢体处于功能为,双下肢抬高20°至30°,每日按摩,从足部远端向心端按摩,一侧肢体按摩时间为10min左右,再用双手依次按摩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等部位,抓捏5s,放松5s,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清醒的患者可指导其在床上进行主动运动。
1.3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术后发生跌倒坠床、压疮、感染、便秘、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的例数,计算发生率,对比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试验获取的基础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若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发生压疮、感染、便秘、静脉血栓的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骨科术后,患者由于肢体功能障碍,长期卧床,血液循环减慢,发生跌倒坠床、压疮、感染、便秘、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的风险比较高,需加强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展开前瞻性护理的模式,应该骨科护理中,可防患于未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能够早日康复[3]。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发生压疮、感染、便秘、静脉血栓的比例低于对照组;从中可知,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中,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林处理工作中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雪芹,钱丽华,庄美华,蒋雯俊,王洁.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1):1981-1984.
[2]霍妍,彭贵凌,刘均娥.基于生命帮助计划的多学科协作干预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J].护理学杂志,2020,35(11):24-26.
[3]陈真,隋艳,王艳梅.预见性护理在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6):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