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王莹
[导读] 探究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观察。

王莹
(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黑龙江158300)
    【摘要】目的:探究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根据本院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收录的有关炎症性肠病患者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患者60例作为分析对象。该60例患者中,实施美沙拉嗪治疗标准的患者人数为3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患者,则采用的是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标准,作为观察组,进行对比探究。本次探究内容,主要涉及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两组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对于治疗炎症性肠病,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美沙拉嗪;益生菌;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一般是指人体肠道内,出现的各类肠道炎症。发病部位一般分布于人体结肠、直肠、回肠各处,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腹泻、腹痛,情况严重的患者,还容易出现血便的情况[1]。因此,炎症性肠病在临床资料中,往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患病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黏膜免疫系统对肠腔内的抗原物质无法进行正常的辨识所导致。在本次研究中,我院积极探究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临床疗效观察,科学安排,细心观察,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取得了相关的临床治疗经验,现将经验总结和报告内容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本院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一共收录符合本次研究对象的关炎症性肠病患者总计为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男性患者人数为16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4例;患者年龄为20-65周岁,男女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1.14±4.62)岁,患病病程:0.5年-10年,平均病程(5.50±2.01);对照组:男性患者人数为15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5例,患者年龄为22-65周岁,男女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25±4.49)岁,患病病程:1年-11年,平均病程(5.75±1.97)。全体患者的其他一般资料经过数据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不会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本次对比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已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事宜和签署自愿协议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的美沙拉嗪药物进行治疗,内容如下:
   药物名称:美沙拉嗪肠溶片
   生产企业: 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
   用药方式: 口服,3次/d
   用药时长:2个月
   用药剂量:每次1.0g
   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美沙拉嗪药物的使用方式,参考对照组,在此不再重复赘述。益生菌药物的使用说明,详细内容如下:
   药物名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生产企业: 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5)
   用药方式: 口服,3次/d
   用药时长:2个月
   用药剂量:每次1.0g
   1.3观察指标
   依据临床资料,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次: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临床症状得到全面改善,内镜检查,黏膜表现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得到部分改善,内镜检查,黏膜依然存有轻微的炎症;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变化,内镜检查,黏膜依然存有炎症,或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形。
   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使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美沙拉嗪作为一种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的药物,其主要作用在于抑制白三烯和前列腺素以及血小板活性因子,所导致的结肠黏膜炎症。但随着近年对该药物的使用记录和相关资料分析,单一使用美沙拉嗪,患者极其容易出现,诸如恶心、腹泻、纳差、皮疹等不良反应,增加了患者痛苦,降低了治疗效果[2]。根据一线医护人员的观察和长期治疗经验的总结,采用生物治疗益生菌平衡肠道菌群,可以弥补单一使用美沙拉嗪,所导致缺陷。例如:益生菌能够降低肠壁通透性,抑制肠上皮细胞的代谢变化,维持黏膜免疫系统平衡,最总保护黏膜屏障,形成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两组患者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对于治疗炎症性肠病,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志明,侯延平,刘先秒.沙拉嗪和甲硝唑治疗非特异性小肠溃疡的非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35):100-103.
[2]吉强.拉嗪联合肠道益生菌洽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2):28-30.
[3]李剑军.沙拉嗪联合双岐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