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李翠 高爽 刘军伟 杨舒淇
[导读] 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并给予相应防范措施,为规范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李翠  高爽  刘军伟 杨舒淇
(鸡西鸡矿医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并给予相应防范措施,为规范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并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并总结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及类型,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结果 2017年-2019年共发生20例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为20.00%,其中2017年发生8例,占40.00%;2018年发生5例,占25.00%;2019年发生7例,占35.00%。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包括药物剂量大(8例,占40.00%)、重复用药(5例,占25.00%)、联合用药不合理(3例,占15.00%)、药物联用产生毒副作用(4例,占20.00%)4个方面。结论 消化内科常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临床医师需及时了解药物相关知识,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合理用药,以确保临床疗效。
[关键词] 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防范措施
  不合理用药成为我国典型的医疗卫生问题之一,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严重者可能会造成患者死亡[1]。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疾病,其具有疾病种类多、病情复杂、用药类型广泛等特点,故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临床药物不合理使用概率,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这也成为临床目前研究的重点。消化内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合理用药及诊治对提高患者生命安全,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因此,分析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针对问题给予相应防范措施十分必要,对提高医疗质量及医疗服务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虽然对其具有一定研究,但结论尚未统一,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并给予相应防范措施。具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18-75岁,平均(47.58±6.32)岁;体质量指数(BMI)18-27kg/m2,平均(23.10±1.03)kg/m2;其中2017年30例,2018年34例,2019年36例。其中66例消化道腔内疾病,34例消化道腔外疾病。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3]中疾病相关诊断标准,且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患者对本次研究资料的采集及阅览知情;临床资料均完整且影像学资料清晰;无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年龄在18-75岁之间。(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伴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伴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分析消化内科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详细记录临床对患者具体用药情况,并深入探究所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经讨论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日后合理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4 评价指标 通过数据分析100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不合理用药具体类型情况。
2 结果
   100例患者不合理用药的具体情况 2017年 -2019年共发生20例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为20.00%(20/100),其中2017年发生8例,占40.00%(8/20);2018年发生5例,占25.00%(5/20);2019年发生7例,占35.00%(7/20)。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包括药物剂量大(8,占40.00%)、重复用药(5例,占25.00%)、联合用药不合理(3例,占15.00%)、药物联用产生毒副作用(4例,占20.00%)4个方面。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医院也在逐渐优化其医疗及服务质量,加强药物合理使用成为临床研究重点及难点[4]。消化内科是医院较为复杂的科室之一,其病情种类较多,且用药类型较为复杂,故临床在治疗过程中常常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对患者治疗及康复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分析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给予相应管理措施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2019年共发生20例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为20.00%,不合理用药主要类型为药物剂量大、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联用产生毒副作用4个方面。分析其原因在于,消化内科的重复用药主要原因是采用的药物名称虽然不一样,但其成分具有一定相似度;此外,部分药物的成分虽然不一样,但其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若临床医师未考虑到药物药理作用及成分,极易导致不良事件发生。消化内科常常出现药物使用剂量太大的问题,主要涉及单次药物用量大及药物使用时间超出范围两个方面,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可能会增强患者耐药性及毒副作用,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消化内科在治疗过程中常需要联合用药,以促进患者恢复,但是联合用药过程中常常存在不合理现象,进而大大降低药物效果,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影响临床疗效。消化内科在用药过程中,常将不良反应相同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出现化学反应,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针对上述消化内科所存在的用药问题,临床应采取有效办法对医师专业知识及职业道德进行培训,加强其对药物成分及药理的认识,以正确指导患者科学用药,不仅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也可促进医患关系,利于预后。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常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临床医师需及时了解药物相关知识,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合理用药,以确保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鹏,马兰,王宁.某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J].人民军医,2018,16(7):613-615.
[2]赵叶芳,王灵红,沈哲.某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控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2):152-153.
[3]韩占波,王国平,董建路.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236-239.
[4]徐星新,谢旭华,陶林,等.医嘱点评中常见不合理问题分析[J].中南药学,2017,15(3):117-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