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并发轻中度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刘伟
[导读] 分析探究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并发轻中度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刘伟
(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普外科;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并发轻中度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这一时段内在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并发轻中度胰腺炎患者84例纳入研究,基于平行、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保守治疗后行三孔法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入院2天内进行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ALT+AST值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囊结石并发轻中度胰腺炎患者早期行三孔法胆囊切除术,疗效显著,可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三孔法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轻中度胰腺炎;临床效果
   胆囊结石并发轻中度胰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在疾病因素影响下,胆囊局部充血水肿,与周边组织严重粘连,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环境混乱,增加了外科手术治疗的难度[1]。此次试验旨在探究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并发轻中度胰腺炎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这一时段内在我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并发轻中度胰腺炎患者84例纳入研究,基于平行、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病人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65岁,平均年龄为(45.92±4.10)岁;②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者27岁,最大者66岁,平均年龄为(46.15±3.99)岁。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满足对比研究的条件。此次试验入选者均符合外科手术指征,意识清晰,可正常沟通配合,患者知悉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方案后,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研究。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行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入院2d内,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后,进行手术取平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铺巾,头部垫高20°至30°,偏向一侧,脐下缘1cm处、剑突下1cm处、肋缘与右腋中线交界距离右腋前线0.5cm处分别做一切口,用以观察、手术操作及辅助操作,插入气腹针,建立CO2气腹,压力控制在13至15mmHg,拔出气腹针后,依次置入Crocar、腹腔镜、电凝钩、抓钳,明确胆囊与肝总管、胆囊动脉等组织的粘连情况,查明胆囊结石具体位置、大小及数量,钝性分离胆囊,用手术钳夹住胆囊朝右上方牵引,以吸引棒沿胆囊壁分离至纤维束,电钩切断,再依次分离胆囊及Calot三角,解剖出胆囊管与胆囊动脉,将之提起,使嵌顿于胆囊颈的结石进入胆囊内部,用生物夹夹闭,切断,电凝止血,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手术创面,留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创口,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对照组入院后,接受保守治疗,应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促进胆汁排泌,相关症状缓解后,行三孔法胆囊切除术,手术操作与观察组一致。
1.3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住院时间,测定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计算总分,记录两组术后并发感染、水肿、黄疸等并发症的例数,记录复发例数,计算发生率[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试验获取的基础数据,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对比;以(+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若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ALT+AST值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胆囊结石会造成胆总管壶腹部一过性、持续性梗阻,阻碍胆汁胰液的排出,诱发胆汁反流,继而引起胰腺自身消化,并发轻中度胰腺炎[3]。早期行三孔法胆囊切除术,看避免炎症浸润导致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降低分离切割难度,避免对肝胆正常组织造成损伤。不过,早期手术难度相对较大,应注意细节处理,在分离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时,手术刀紧贴胆囊,处理好胆囊与胆囊管、胆总管与肝总管之间的粘连,注意保护正常组织,确保手术成功。先进行保守治疗,缓解病情后再进行手术,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理想,在胆囊结石未取出钱,胆囊炎、胰腺炎反复发作,胆囊三角解剖结构情况会更加复杂,反倒经过手术解除病因后,患者能够更快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保守治疗后行三孔法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入院2天内进行手术,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ALT+AST值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胆囊结石并发轻中度胰腺炎患者早期行三孔法胆囊切除术,疗效显著,可促进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雄伟,芦磊,王旭升,杨海涛,田明国,杨勇.剑突下微切口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0,32(04):215-218.
[2]杨志勇.三孔法胆囊切除术对早期急性胰腺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及ALT+AST指标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09):162-163.
[3]周超阳,张家春.改良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劣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9,09(14):18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