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患者采取抗生素阶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刘艳 马龙通讯作者
[导读]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采取抗生素阶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

  刘艳 马龙通讯作者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上海201411)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采取抗生素阶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实验组采用抗生素阶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45例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45例患者的临床效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应用抗生素阶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肺炎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率,值得全面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重症肺炎 抗生素阶梯治疗 临床效果
  临床上重症肺炎属于一种急危重症,具有发病速度快、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有着非常高的死亡率。而在重症肺炎患者中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遏制肺炎的进一步发展,减少病原菌的存在,但若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株增多,进而使得原有的抗生素无法最大化发挥自身作用,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治疗重症肺炎最为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恰当的应用抗生素,进而使得抗生素阶梯治疗方法营运而生。因此,本文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随机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重症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区间在37岁~80岁,糖尿病患者16例,呼吸衰竭患者2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5例;实验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区间在36岁~85岁,其中糖尿病患者20例,呼吸衰竭患者16,脑血管疾病患者9例。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90例重症肺炎患者全部进行常规治疗,其中包含吸氧、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
   1.2.1对照组
  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方案,具体而言:(1)患者采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厂家: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H20033241,包装规格:1g),该药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将0.25g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浓度为0.85%的105ml氯化钠中溶解,为患者7.5小时注射一次,一天注射一次。(2)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厂家: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字准号H20067723,包装规格:0.2g),将0.4g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浓度0.85%的250ml氯化钠注射液相融合,静脉注射7.5h/次,每日一次。
   1.2.2实验组
  (1)第一个过程:实验组45例患者进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注射用比阿培南(厂家: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转文号:国药准字H20080743,包装规格:注射剂瓶0.3g/支,1支/盒),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将0.25g的注射用比阿培南与0.85%浓度的95ml氯化钠注射相融合,滴注时间要控制在7.5小时一次,每天进行2次,治疗2天。



  (2)第二个过程:在患者进行2天治疗之后,需要对患者开展细菌学检查和药物过敏试验,并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选择针对性的窄谱抗生素。若患者检查结果为阴性,则需要继续进行第一段过程,治疗时间需要控制在5天内,之后在进行细菌学检查,直到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进入第二个过程,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治疗[1]。
   1.3判断标准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患者在接受一个星期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X线片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在治疗一个星期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线片检查一半以上恢复正常。无效:患者在治疗一个星期后,临床症状未有好转,甚至恶化,出现死亡的情况。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均采取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使用 t进行校验,计数资料 采用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患者18例,有效患者14例,无效患者16例,有效率为71.11%;实验组45例患者中,显效患者20例,有效患者21例,无效患者4例,有效率为91.11%。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等情况,有些患者会出现血压降低、意识模糊等问题,具有病情严重、发展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点。患者若不及早进行就诊,就会导致病情的加重,进而产生更多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2]。
  重症肺炎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会以抗生素为主要方式,消除病原菌,遏制肺炎的发展。但由于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多,进而无法最大化发挥抗生素的作用,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重死亡的风险。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完善发展,医学者对抗生素的深入研究,抗生素阶梯治疗方法营运而生,该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开展的目的是在三天内控制感染情况的发生,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同时需要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范围,进而减少气管插管情况的发生。第二个过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窄谱抗生素,进而减少病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各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3]。
  总而言之,实验组45例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45例患者的临床效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采用抗生素阶梯治疗方法,可以减少不良发生率,控制病情的恶化,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全面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文杰.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02):253-254.
  [2]张兴英.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1):166-167.
  [3]关晓宣.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1):129-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