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无痛胃镜临床的应用疗效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李伟
[导读] 探讨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李伟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泰安院区;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共50例,时间为2018年10月-2020年5月,根据临床胃镜诊疗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应用常规胃镜诊疗的对照组患者共25例,应用无痛胃镜诊疗方式的观察组患者共25例,观察各组患者的诊疗效果。结果:从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操作平均时间以及患者恶心呕吐、疼痛等不良的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对应数值明显低于另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无痛胃镜检查,能够获取消化内科患者更多的疾病信息,这种检查方式的安全程度相对较高,大大提高了消化内科患者疾病的诊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无痛胃镜;消化内科;诊疗;应用效果
前言:消化内科是医院重点科室,内部存在多种消化疾病患者。为了让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临床诊断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消化内科疾病诊断中,胃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改进,无痛胃镜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普遍得到了患者与医生的认可与接受。与以往常规胃镜检查方式相比较,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并无太强烈的不适,对患者的身体伤害性小,从临床诊疗效果上来看,具有较好的使用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患者,共50例,根据临床胃镜检查方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中共14位男性患者,11位女性患者,最小年龄为2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0例、15例,最大年龄为68岁,两组患者年龄上的平均值分别为(46.28±0.78)岁、(45.87±0.62)岁。在临床诊断方式下,所有患者均已经确诊,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将常规胃镜检查用于对照组,具体操作流程为:在检查前,明确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基本事项,术前禁食8小时,对于抽烟、喝酒的患者,术前1小时不可出现以上行为。此外,焦虑、害怕是患者普遍存在的不良心态,医护人员应耐心疏导。其后,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视情况而定,完成葡萄糖的注射。为确保手术的顺利,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包括心率、血压等。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将利多卡因胶浆服下,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处理。将口垫放置在患者口中含住,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练习,使其保持放松的状态。将胃镜缓慢放入患者体内,放置部位主要为食道、胃部、十二指肠。期间,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身体上的不适。为此,医生应尽可能的缩短检查时间,并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慰,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获取患者的配合[1]。
   将无痛胃镜检查方式用于观察组,具体操作流程为:手术开展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医疗器械及医用物品的配备,提供面罩,为患者提供持续性吸氧。选用由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提供的芬太尼药物,国药准字为:H20143315,按照药物使用标准,保持0.5-1微克/kg的药量,以静脉穿刺的方式输注至患者体内。与此同时,选用由河北一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丙泊酚药剂,国药准字为:H20093542,按照1-2毫克/kg的使用标准,向患者体内输注。其后,采用规范性操作,完成麻醉,在此期间,根据麻醉需求以及患者的身体情况,可适当调整丙泊酚用量,以便达到良好的效果。检查完成后,患者需保保持最少2小时的卧床休息时间[2]。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操作时间和患者恶心呕吐、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出现频率,以此作为本次胃镜诊疗效果的主要评判依据。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数据的整理依靠SPSS20.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x±s)为计量单位,%为计数单位,分别使用t、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胃镜诊疗效果更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3. 讨论
胃镜检查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不过,从以往接受传统胃镜检查患者的反映上来看,传统胃镜检查工作的开展,虽然能够获取患者的相关疾病信息,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资料[3]。但检查过程中,多数患者需忍受着不同程度的疼痛,并且还存在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带给了患者身体上的不舒适,许多患者表示检查过程比较痛苦。此外,不良反应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胃镜检查工作的开展,对于最终的诊疗效果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为了解决传统胃镜检查存在的弊端,在当下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无痛胃镜技术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成为消化内科患者疾病诊疗的首选。从无痛胃镜检查技术的引使用情况上来看,在整个检查操作时间上,明显缩短,这是该技术所具备的一大显著优势。此外,这种检查方式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性较小,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随之降低,得到了多数患者的满意与认可[4]。
   在本次研究当中,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检查操作时间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对应数值明显低于另一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消化内科患者诊疗方式的选择上,无痛胃镜检查的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与采纳。
参考文献:
[1]谢胜碧,陈兴春,杜文玉.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健康必读,2020,(14):53.
[2]王健.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8):101-102.
[3]高翠英.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8):117,140.
[4]兰永廷,邹磊,贾晴,等.消化内科无痛胃镜的应用效果及诊断指标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23):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