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6月11期   作者:张新忠
[导读] 评价在为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临床干预效果


张新忠

(西平县中医院;河南驻马463900)

摘要:目的评价在为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随机选取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210例,根据1∶1平均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05例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并将其作为对比组,另外105例患者的护理方法为糖尿病护理小组综合干预,并将其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糖尿病小组干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和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与对比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为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干预不仅仅可以合理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护理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护理方法,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小组;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210例,根据1∶1平均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每组有患者105例。实验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63∶42,患者年龄33~75岁,平均(52.3±4.4)岁,病程1~15年,平均(6.43±0.86)年;对比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65∶40,患者年龄33~74岁,平均(52.6±4.2)岁,病程1~13年,平均(6.18±0.84)年。所有患者与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排除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严重心、肝、肾等脏器障碍的患者,实验组患者与对比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为了更好的发挥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干预效果,给予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案,做好患者的健康、心理主导,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运用针对性的血糖控制方案,对比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由糖尿病护理小组实施,具体的内容如下:①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其他成员要求态度端正、护理经验丰富并且责任心强。首先对小组进行相关糖尿病知识的培训,主要有护理技巧、血糖监测等,培训后通过考核才能进入小组。②护理人员与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交流,通过聊天、观察等方式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等进行健康宣教,明确患者及家属的临床护理需求。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如致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提高其对糖尿病的了解,改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制作健康手册,有利于患者对日常作息的调整,并且定时监测血糖情况,不断调整护理方案。③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多餐,忌烟酒,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增加维生素C、蛋白质食物的摄入,使其认识到良好饮食习惯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④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控制好运动量,避免劳累。⑤向患者讲解服药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提高用药依从性,遵医嘱服药,不得私自增减药物剂量或停用药物;叮嘱家属发挥监督作用,保证患者按时用药,进而保证治疗效果。⑥患者出院时,叮嘱相关注意事项,告诉患者定期到院复查,并且进行电话随访,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保证治疗效果。
   1.3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为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和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发症(低血糖、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发生率。焦虑评分借助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焦虑程度越为严重;抑郁评分借助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评分越为严重;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理想。疾病知识掌握率借助“疾病知识量表”进行分析,包括血糖自我监测、规范胰岛素注射以及并发症防治三项内容,每一项内容均为掌握和未掌握两个维度,患者有两项及以上内容为“掌握”则表示掌握疾病知识,否则为未掌握。治疗依从性的评价采用“治疗依从性评价量表”进行,包括饮食依从性、服药依从性、血糖监测依从性、自我锻炼依从性四项内容,每一项内容均有依从、不依从两个答案,有3个及以上答案为依从则认定为治疗依从性,否则为不依从。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方法为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共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其评分范围分别为高于70分和低于70分。
   1.4统计学分析
   收集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所有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与对比组患者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国内医院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诊断新标准、治疗新进展不了解,易导致错误的教育和指导方法;糖尿病知识欠缺、操作不规范,在糖尿病护理方面存在误区。糖尿病护理小组是糖尿病联络护士的系统干预模式,糖尿病成员由各科室的糖尿病联络员组成,他们经过糖尿病护理专项系统化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具备护理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正确评估糖尿病相关护理问题,培训和指导本专科护士实施糖尿病护理和教育。各科室小组成员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始终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身体状态实施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在运用糖尿病护理小组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职责,做好了护理人员有关于糖尿病知识、治疗、护理的相关培训工作,保证患者的实际需求。糖尿病护理小组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用药护理、运动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指导和并发症护理等措施,更加全面的满足了糖尿病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恢复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综上所述,在为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综合干预不仅仅可以合理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谭红琼.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5):181-183.
[2]邢珮.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智慧健康,2019,5(03):109-110.
[3]叶华.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2):173-174.
[4]刘爱军,刘颖,董强.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2):204-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