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治安保卫总队 宁夏银川 750011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媒体传播特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信息获取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却传统的电视、报刊和广播之外,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的使用,有效的增强了信息流通效率。在此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同样应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创新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以不断提升政工工作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创新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析。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创新
引言
企业能否正常运营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一个常被人忽视的因素就是基层的党建政工工作,它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分割且必须落实到位的重要环节。做好基层党建政工工作,不但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更有助于提升党组织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在新时代下,企业应采取措施创新基层党建政工工作,通过树立榜样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从而推动企业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1、新时期企业实施政工管理的必要性
企业实施政工管理实现企业员工的优质化。企业政工管理工作中,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从企业组织管理的角度展开。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就是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政工管理工作的展开,能够对员工的思想观念予以掌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升企业员工的政治觉悟。企业在发展中,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改变,但是多数企业着眼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往往忽视了政工管理工作,对于管理模式没有创新,很难获得良好的政工管理效果。这就需要企业改变政工管理方式,强化政工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将企业政工体系建立起来,有助于提高政工管理工作水平,从而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2、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发展现状及问题
2.1重视程度不足
在企业政工建设过程中,重视程度不足问题较为明显。一方面,企业为追求眼前既得利益,对企业政工工作推进不够重视,过度追求业绩、以及经济效益,对政工干部予以削减,而扩充业务人员,这不仅阻碍着政工工作的切实推进,也妨碍着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忽视了对基层员工的政工工作,未能有效激发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业绩创造力,这样无益于企业管理模式转型、创新与升级。
2.2没有制定有效的执行体系
纵观我国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现状,可以看出部分企业已经采取了措施,但却收效甚微,具体表现为:企业基层党建队伍虽然初见轮廓,但尚未形成相对系统的体制,特别是在相关措施的落实上,缺少系统和完善的执行体系。如此一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长期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既没有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也没有从部门行政划分上予以重视。另一方面,不少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其基层党建队伍人员参差不齐,尤其缺乏高端人才,导致日常党建类工作都是由业余员工临时负责,不但极大地降低了基层党建政工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也对企业的人事管理带去了不必要的麻烦。
2.3管理上急需强化
对于企业而言,管理能力不足是造成企业整体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若不能对这一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员工在思想上存在问题,会严重威胁到企业今后的发展。对此,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通过创新政工工作方法,积极应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国家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和企业内部优化创新改革所提出的发展要求,使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到政工改革创新工作中。
3、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创新策略
3.1强化政工队伍思想建设
政工工作人员,是企业政工工作开展的首要践行者,其思政水平不仅与政工工作重视程度紧密相关,更是政工工作的主要决定因素,为促使企业文化与市场经济形势协同并进,因此,企业需要强化政工队伍思想建设。
一方面,应重视核心价值观培养,创新思想建设新形式,力推各式党建活动,以多样化方式,积极学习、认真贯彻、努力践行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精神,于活动过程中将党建不断深化,逐渐强化政工队伍思想建设;另一方面,需从意识形态形成层面将政工工作铺开,为深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理论,要创新学习方式,打造学习品牌,以党课形式力推企业政工队伍思想提升、以及政工工作有效落实,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稳定且有益的思想氛围,并创设出正确且向上的思想环境。
3.2企业的政工管理中对于工作队伍建设要予以强化。
企业政工管理工作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企业的生产经营是重点内容,将政工管理工作融入生产经营中,要将其政治优势发挥出来,发挥政治约束力和权威性,使得政工管理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其中,工作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企业的政工队伍建设中,人员的数量要有所保证,提高政工人员的管理素质,使得政工工作的艺术美感不断提高,以充分发挥政工管理职能;政工队伍的人数要有所保证,对政工队伍的定员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企业的规模、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状况等等,保证有足够的专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来开展企业内部政工工作建设,完成工作任务;政工管理工作质量要有所保证,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有所提高。
3.3创新管理体系
必须承认,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企业职工,是做人的工作。国有企业应该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从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需求出发,从管理角度提高服务水平。具体到工作方法中,思想政治工作群体应该注重思想渗透,将思政工作内容直接渗透到生产一线。其一、突出思政工作的预见性,运用新媒体有效了解基层职工的基本需求,争取将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其二、突出思政工作的交流性。发挥新媒体的交互性,积极与基层职工进行对话,提高基层职工的主人翁精神,有效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基础。其三、突出思政工作的差异性,深入基层,减少共性方针等宏观层面设计,针对群众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科学的个性方法。
3.4规范政工制度
制度创新能为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提供保障。制度创新工作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以及生产要求,合理地进行制度设计和调整,并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和制度体系进行优化创新,彻底推动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模式从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5在企业内部开展干部廉洁、争先创优活动
企业应在成本控制、销量提升、管理效率等方面在各部门及党支部之间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对于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及职工给予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奖励。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有机结合,扎实开展好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要健全和完善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聚焦“四风”问题,剖析自身,企业应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自查工作,根据自查工作汇总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保证企业政治的先进性、企业形象的良好性。
3.6强化管理方法
创新调整管理技术。技术调整可以被视为企业政工创新工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市场需求的发展形式变得越发复杂,若能通过创新管理技术的方式,则能结合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不断改革发展路径,调整政工管理方法。一方面,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对内部管理模式进行再创造,通过调整内部组织结构的方式,扩大政工工作在企业内部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将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工作中,构建信息化企业和数字化企业。
结束语
企业政工工作具体成效,与企业优秀文化培育、以及核心竞争力形成息息相关,更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助力。新时期,企业要想在白热化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要重视政工工作建设,强化思政建设,加强政工队伍专业能力培养,积极探索,勇于突破创新,构建并完善政工工作新机制,切实破除当下困境,打开企业发展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振华.新媒体背景下企业创新政工工作路径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2):8.
[2]黄艳.浅析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及创新的有机结合[J].四川水泥,2019(10):322.
[3]曹刚.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思考探微[J].人力资源,2019(06):79.
[4]王鹏飞.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与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0):181+183.
[5]段勇.企业政工工作管理创新探讨[J].才智,2018(2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