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隆安县粤桂小学作为粤桂扶贫项目,是专门为震东易地扶贫搬迁户设立的,属于国家扶贫配套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不规范,难以适应学校教育。本文通过我的执教经验来讲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
关键词:易地搬迁 小学生 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
少年儿童是社会的重要成员,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对我国今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从长远的角度分析,公民道德素质应该从小培养。习惯可以决定人的命运,良好习惯一旦形成,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会形成助力,使小学生受益终生。
粤桂小学作为广西隆安震东扶贫易地安置区配套的学校,从大山里搬迁出来的孩子,带有懒散、自由、无心向学的生活习惯,要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谈何容易。其一,树立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越强烈学习兴趣越高,学生爱学习自然也愿意学生课堂常规要求,好学习习惯就可以自然养成。其二,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如果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就会产生排斥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三,学习态度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就会主动的接受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四,学生个体的耐性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个体对成功的渴望,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评估,影响着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教师在平时教学环节中应该提升小学生的耐性,从而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很重要
粤桂小学里的小学生,由于家庭生活原因,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很重要。如果家长能从一年级开始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陪同孩子完成作业,关心孩子在学习的表现,乐于与孩子交流沟通,孩子就会更加认真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反之,如果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孩子在心理上会产生懈怠感,心里觉得父母都不管我了,那学不学习又有何意义。久而久之,在家懒散惯了,再把坏习惯带到学校,老师也难以教育。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内部环境对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良好行为养成的看法。
二、对于小学生,老师是权威的代名词,具特殊的激励性作用
老师的言行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大,他们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如果教师在课堂指导上非常科学,那么就非常利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小学生的一生都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课堂常规的口令式训练,是粤桂小学的特色训练,具有很好的效果。小学老师的教学方法、知识水平和性格特征都对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产生重大的影响,当学生非常喜欢一名老师时,他们就会努力模仿教师的言行,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本着以身作则的原则,非常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不断学习知识充实自己,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学校环境对小学生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粤桂小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文化进行科学的宣传,采用宣传板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学校的校风。通过道德品质和文明礼仪的宣扬,使小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学校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要端正风气,通过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学校的硬件设施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产生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完善基础教学设施,采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受社会影响很大
小学生在成长环节中,他们容易被外界不良的事物所诱惑,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今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小学生也可通过上网的方式,了解大量的信息,因此要想缓解社会环境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的消极作用,学校和家长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使他们远离那些消极的言论。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不仅仅将科学知识讲授给学生,也要通过实际的案例,提升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平时表现的教导,小学生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五、粤桂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环节中需要改善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智不成熟,自制能力差,他们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反复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通过班会的讨论,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了解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帮助学生及时改正自身的问题。粤桂小学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环节中,学校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教师与家长通过相互配合,通过反复训练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耐性和决心,帮助小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师要不厌其烦的指导学生该如何做,并且时刻监督学生。另外在班级内建立学习行为习惯监督小组,小组成员互相鼓励,互相纠正改善,慢慢坚持下来,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结果及时反馈,并且在指导学生的环节中,教师也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在自身良好行为习惯中受益后,就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通过良好的反馈使他们今后更好地自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提升作业的质量,粤桂小学很多教师都采用发放小红花的方式。在批改作业的环节中,当学生的作业非常工整与干净,教师就会在他们的本子上印上一朵小红花。通过这样的激励作用,使小学生了解规范的文字书写方法,并通过模仿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书写能力。
每个家庭都望子成龙。学校在教育的环节中要通过有效的指导,制定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目标,从而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粤桂小学要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结合小学生刚从大山里搬迁出来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为习惯培养目标。通过目标细化的方式,养成日常行为习惯。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应该合理的结合学生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提出科学的培养目标。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对道德认知具有直观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环节中,应该采用直观性和形象性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粤桂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不同的特点,在良好行为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小学生在刚入学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认识国旗,爱护国旗,听老师的话,充分理解父母,尊重老师和长辈。然后掌握一些礼貌用语,在平时的学习和玩耍中学会诚实守信的原则。通过明确的教育内容,使小学生明白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粤桂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并且分析粤桂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通过家校携手合作,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志兴.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33+36.
[2]豆卫兵.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研究[J].名师在线,2020(06):22-23.
[3]车挺玮.信息技术在农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0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