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集体备课策略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项燕
[导读] 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和时代的发展,都对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要: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和时代的发展,都对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的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和现实困境,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集体备课的策略和路径,希望借此能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产生有益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初中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策略
一、引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课堂内容,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可以采用集体备课的方法,通过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来充分地激发关于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感,以此来助推课堂教学的丰富和提高。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集体备课中的现实问题
        1.集体备课忽视个人教学风格
        在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集体备课中,有一个比较常见的误区和问题,那就是在集体备课中,往往会忽视了不同教师所具有的个人特色,一方面,在备课过程中,是以经验丰富的主备人为主导的,主备人会采用比较普遍化的教案和课程设计,来保证统一的教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在保证了集体备课有所成果的同时,也忽视了教师的个人特色和风格,这就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不能按照统一教案照本宣科,而是要在统一教案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如果忽视了教师的个人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会扼杀教师在很多教学环节方面的创新思维。
        2.依赖主备人,缺乏交流和合作
        另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集体备课环节中,还会出现缺乏交流与合作这样的问题,在很多集体备课的环节中,许多教师只依赖于主备人给出的教案和教学环节设计,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到集体备课之中去,不愿意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认为集体备课只是一种形式,不能改变旧有的思维模式,没有意识到在当前,只有合作与交流,才能帮助教师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有所创新。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集体备课的策略与解决方法
1.以教材深度研读为基础
    集体备课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各学科都在使用的备课方式,其优点在于可以为教师门提供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集思广益,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的同时,激发教师的灵感,为教师在课堂环节中的创新和改革提供思路。要做好集体备课环节,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以教材的深度研读为基础,在这一方面,集体备课环节的主备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主备人要提前研读教材,并且在集体备课之前和其他教师沟通,以不同的角度切入,研读教材内容,把握教材重难点,以此来为集体备课的展示和环节奠定基础,只有深度研读教材,才能在集体备课环节中有参与度,以教材为根本,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互动环节设置方面的创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集体备课环节中,由于教材案例常常会有一些比较主观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中,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研读教材,通过更多维度来理解和把握教材,为学生提供在人性,道德方面的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全面的思考,同时,教师在关注本课时内容和重难点的同时,要注意整体性思维的应用,把目光延伸到本单元,甚至是整本书,来对本课时进行定位和把握,在把握全局的同时,做好本课时的备课工作,这对于教学设计中的课时之间的衔接是大有裨益的。也有利于给学生一个关于教材的贯穿全局的整体性的思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加清晰的思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效率。
        2.以问题为导向的备课环节设计
        在集体备课环节中,另一个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在于,要有问题意识,做到以问题为导向。这里的问题为导向,既是在说教师们要积极地在备课环节中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借助集体备课的机会来寻求其他有经验的教师的帮助,获得思路上的启发和行为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尤其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讲好课,让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这都是需要教师们互相交流和帮助来解决的问题。另外,以问题为导向,也是在说,在具体的备课和教学设计的内容方面,要注意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着教程的重难点来提出问题,思考如何通过教学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这个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来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以问题为导向,并且使之成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结束语:目前,集体备课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和普遍的方式,教师通过集思广益,交流合作,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益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故而受到了很多教师的欢迎,当然了集体备课的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这就对于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的同时,对于集体备课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思考,为促进集体备课的发展而提供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远程.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集体备课的实践和反思[J]. 新课程学习:中, 2012(12):104-104.
[2]吕福英.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集体备课的策略[C]// 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