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问题及规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期   作者:刘思佳
[导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在学校教育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的同时,校外培训机构应运而生。校外培训机构的存在有它的积极作用,但它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但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绝不能“因噎废食”,应当采取合理的规范措施,使家校及校外机构三位一体,为学生综合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校外培训机构;积极作用;教育乱象;规范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近几年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形式逐渐发展并壮大起来。全国各地的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不论是从大城市还是到农村,多种类型的辅导班都随处可见,包括各科文化课补习班,各种艺术特长班以及兴趣培训班。校外培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学校教育的单一及呆板,但它在飞速发展同时也引发出不少教育乱象,如何更好的监管和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学校教育,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在学校教育中,集体授课形式无法兼顾每一个学生,且在教学中需保持一定的进度,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快的学生或许会觉得上课内容无聊,从而逐渐失去学习积极性,而接受慢的学生或许会因为跟不上老师进度而产生挫败感,从而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校外辅导机构往往实行小班授课,分组教学,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2.有利于学生发展兴趣特长,促进全面发展。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社会的多样化发展,人才已不再局限于学好文化知识。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方面锻炼孩子思维能力,发展潜能;另一方面,让孩子学得一技之长,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规划。而各种类型的艺术辅导班也给真正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发展的天地。
        3.起到一定监管学生的作用。对于很多双职工家庭,上班时间往往与孩子的上学时间冲突,无法按时接送孩子回家,做饭以及辅导功课成为很多父母的烦恼。于是,托管机构应运而生,它们能够提供给学生午饭,以及午休的场地,学生下午放学后也能够由专门的老师监管以及辅导完成作业,在固定时间由父母接回家。这样一来,孩子的温饱和安全得到了保障,也能够由专业老师辅导完成作业,极大得减轻了家长负担。
        4.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压力大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而各种校外培训机构的蓬勃发展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机遇。一方面,由于家长在选择教育机构时,对于教师学历的考量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另一方面,教育机构也需要高学历人才的加入,以开拓市场。因此,校外培训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贡献。
        但现在的校外培训机构井喷式发展,鱼龙混杂,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不同于公立学校教师招聘具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多为民办和私营企业,教师队伍庞杂,其中不乏正规师范院校,重点大学毕业的优秀学生,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但也有不少鱼目混珠,滥竽充数的老师。因此难以保证教学的正常实施,确保教学质量,增加了家长的消费成本以及学生的时间成本。
        2.提前学习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心理,以“应试”为导向,超前学习,忽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知识的形成发展规律,过早地将太难的学习内容提前灌输给他们,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违背了教育规律,影响学校教育的正常秩序,以及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由于身边孩子参加好几个不同的培训班成为一种潮流,而不甘于自己孩子落后于其他人的家长也会咬紧牙关为自己的孩子报名培训班,这些培训班大都收费高昂,动辄几千,这些五花八门的校外培训机构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但高昂的价格也成为不少家庭的经济负担。
        4.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校外培训机构缺乏正规的办学资质,呈小作坊经营形式,办学场所及设施简陋,存在消防设施,卫生条件不达标等安全隐患,同时,从业人员的资质不达标也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安全。
        校外培训机构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发展无疑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但我们在看到校外培训机构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要警惕它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如何促进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规范化,保证它的健康有序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治理。
        1.严格培训机构教师准入制度,提供培训教师专业发展机会。要改善校外培训机构教师队伍,首先应设置专业标准招聘培训教师,可以从教学技能,专业理念,学科知识,人格道德等方面进行考察;其次,培训机构应提供给培训教师成长发展的机会,除了进行培训外,还可以送他们去高校学习进修,与机构优秀教师交流经验,促进培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资质,加强政府监管。首先,校外培训机构应拿到办学许可及营业执照后再进行办学;其次,学科知识培训坚决禁止应试,超纲,超前培训,相关政府部门应定期回访监督;另外,各机构应规范收费标准,有关部门加强对各机构收费项目的监督,杜绝虚假营销,漫天要价等违法行为;最后,培训机构办学场所应安全固定,各政府部门做好对培训机构卫生,食品,消防等方面的监管工作。
        3.学校应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及校外优质资源,提供给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机会。
        4.家长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理性选择,避免盲目从众,以及对孩子过度施压。
        校外培训机构不是洪水猛兽,我们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它,以具体的标准约束它,以严格的政策监管它,使它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教育及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墨涵.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理论探讨与政策走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9,(8):17-22.
[2]贺建婷.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路径[J].教师,2019,(26):117-118.
[3]韩雨擎.校外培训机构现状分析[J].消费导刊,2019,(3):117,119. DOI:10.3969/j.issn.1672-5719.2019.03.096.
[5]曹占武,屠艳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应标本兼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8,(12):30-31. DOI:10.3969/j.issn.1003-2223(s).2018.12.014.
[6]祁占勇,于茜兰.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的内容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9,(3):44-50. DOI:10.3969/j.issn.1674-5485.2019.03.008.
[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8,(9):4-6.
[8]杨志成.遵循教育规律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健康发展[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8,(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