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香河健康养老微中心建设 盛扬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1.盛扬 2.刘佳
[导读] 摘要: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加快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培养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微中心”是重要举措和抓手。
        1.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7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2
        摘要: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的更大进展,加快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培养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微中心”是重要举措和抓手。微中心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以香河健康养老中心为例,总结微中心规划建设包括现状分析、产业研究、土地获取、战略制定、规划构思等内容。
        关键词:协同发展;健康养老;微中心;
        1项目背景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北京周边的“微中心”建设,所谓“微中心”是指与大都市中心城区保持适度的空间距离,通过承担某种特色城市功能,与中心城形成功能互补、有机联系,且自身具有一定的集聚能力、能够实现职住相对平衡的区域性小城市或者功能性板块。
        微中心作为承接非首都核心产业疏解职能,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集聚中心,能够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地区发展,廊坊市积极推进微中心申报工作。微中心的选址需要具备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距离北京40-100公里,紧邻高速或轨道交通网络节点,同时要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以及自身产业特色。
        香河作为京东重要的节点,受到“环渤海”经济圈、“环首都”经济圈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区辐射和影响,区域交通优势突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养老产业基础较好,具有发展成为微中心的典型特征。同时通州成为行政副中心的契机,为香河结合自身养老产业特色,发展成为健康养老微中心奠定良好的基础。
        2项目现状
        规划区距北京市中心60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55公里,距天津机场75公里,距天津新港110公里。境内及周边有4条干线铁路、6条高速公路、4条国家级公路,京哈高速公路在项目用地设有出入口,京唐城际铁路在香河设有车站,区域对外交通十分便捷,但内部交通较为落后,主要为村镇级道路。周边区域市政配套和生活配套缺乏,缺少商业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及公园绿地等内容。
        规划区用地面积约为1226公顷。现状以农林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和采矿用地为主。建成区约243 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19.8%,非建成区约983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80.2%。规划区用地平整,边界轮廓较为规整,用地北侧有规划天然气管线,用地西南侧有现状110KV电力线,用地东南部开发涉及村庄拆迁。
        3项目产业研究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与“非首都功能疏解”相关政策:健康养老功能将是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内容,未来会有更多医疗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老年人口转移到河北地区,香河主动对接京津的优质医疗、养老资源,争取产业合作试点,率先做好承接准备。
        健康养老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是一种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防治模式。产业发展设想:主力发展健康产业本身的医疗康复、养老服务,同时带动创意农业、生态农庄等一产发展,以及以相关食品、药品及器械的二产发展,以及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旅游度假、金融服务等为主的服务业的发展。
        香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布局:以医疗为核心,周围布置康复医疗、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等下游产业。围绕医疗布置养老产业,围绕养老产业布置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老年护理等下游产业。围绕医疗服务群与居住组团,布置老年护理、医疗护理、健康咨询、健康培训、体育休闲等一系列融合产业。总部研发依托于城市中心便利的生活服务于居住设施,布置于微中心的主轴内。食品加工产业群时机尚未成熟,布置于边缘地带。此外,为充分考虑远期发展,将在边缘地带发展一些高端养老产业,配套医疗、体育及商业。
        4土地获取研究
        在《香河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中,本次规划区位于养老职能中心,发展定位工贸发展区、现代养老示范基地和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用地类型为分散型布局中心。根据《香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内近期可利用建设用地较少,综合考虑项目定位和土地资源现状,对于土地采取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的形势,着力打造城乡一体化示范型微中心。


        土地利用及布局建议:依据规划范围内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确立本次规划目标为城乡一体化示范型微中心,规划建议采用组团式布局形式,保留大量农用地,形成绿色环绕的健康养老特色微中心。
        5战略制定
        战略定位:京东国际健康养老微中心。目标包括方面,分别为产城养一体新中心,京津地区发展新节点,城乡统筹规划新模式,创新生活方式新组团。
        发展规模目标:至2025年,总用地规模达到1226公顷 (其中国有建设用地400公顷,集体建设用地500公顷,农林用地300公顷 );总人口达到8万人;解决1.2万人就业。
        规划设计目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经济网络的新节点;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转移,推动地区功能整合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新模式;创造富有吸引力的产业发展和养老康复目的地,形成产、城、养一体的新中心;通过多样的生态、人文规划手段,打造引领创新生活方式的新组团;根据城市发展规律,结合用地实际条件和上位规划,有步骤的进行分期动态开发。
        6规划构思
        规划构思着眼于科学合理及落地实施,梳理用地条件,统筹各项限制因素,重点考虑城市发展轴线示范带动和区域绿地景观塑造,进而明确功能分区,形成清晰完整的空间结构。
        ● 规划范围——建立合理开发框架。香河健康养老微中心置于廊坊北部的发展框架中,通过适宜可行的方式构建一个属于香河健康养老微中心的合理的开发框架。
        ● 梳理用地——评估现状发展条件。规划区建成度较低,主要包括西部的绿地21城,中部的大爱城一、二期,及少量散布的村庄建设用地。
        ● 限制因素——对规划区各类限制因素进行梳理,主要包括现状110kV变及规划预留1处110kv变供电用地,规划从220kV渠口变电站引进2条110kV高压电线,需预留高压走廊通道;另外有1根规划天然气长输管线由东向西从规划区穿过。
        ● 构建轴线——构建城市发展主轴。依托现状主干路为轴线,通过设置商业、科研用地等核心功能形成一条东西向的城市发展主轴,沿线拓展相关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构筑“微中心”的城脉。
        ● 建立廊道--楔入景观绿化廊道. 整理自然生态基底,突出对基础设施防护为特色的绿色廊道,将绿色的生态廊道作为划分规划区的空间依据。
        ● 界定分区——界定规划功能区块。利用生态廊道等线性要素,自然分割,结合周边功能与交通路径,确定香河健康养老微中心的功能结构组团。
        ● 空间结构——最终形成“两轴,三心,三片,多脉”的空间结构。两轴即城市主要发展轴、城市次要发展轴。三心即产业研发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养老社区中心;三片即健康产业片区、综合服务片区、高端养老片区。其中健康医疗产业片区主要产业包括食品加工及健康医疗产业,结合设置总部研发中心;城市综合服务片区结合养老社区打造综合服务中心,为基地注入生活活力及商业气息;高端庄园养老片区结合现状生态环境打造高端养老组团,注入体育休闲功能,满足高端入住人群需求。多脉即由防护绿地组成多条绿脉贯穿规划区,为规划区打造高端生态养老新组团奠定环境基础。
        7结束语
        2017年两会《在河北环首都区域建设四个‘微中心’打造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地的提案》中,建设‘香河健康养老微中心’已立案。该提案如获批,香河有望进一步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中健康、养老与教育等产业资源,成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不仅能够促进北京与河北地区的优势互补,还将为我国实现老龄相关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探索和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赵弘,张静华,以“微中心”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7,3
        [2]连泽杰,邵云千,路升升,高栋梁,京津冀协同背景下“微中心”的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8,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