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黄珂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黄珂
[导读] 摘要:基于疾病预防控制的角度,只有进行公共卫生监测,才能有效掌握危害人们健康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而对这些危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进行疾病预防控制,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济南市急救中心  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基于疾病预防控制的角度,只有进行公共卫生监测,才能有效掌握危害人们健康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而对这些危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进行疾病预防控制,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鉴于此,本文站在公共卫生监测的视角,分析了公共卫生监测的指标、作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公共卫生监测中的责任,并进一步探索了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测;疾病预防控制;作用
        1 公共卫生监测的概念
        基于公共卫生的视角,监测,是采取长期、连续、系统的收集方式,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特定的人群,对这些人群的健康状态、人群中的疾病、伤残、人群的死亡变化趋势等问题信息以及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信息进行采纳。然后利用一定的方式对采纳的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并及时作出反馈。并以此为基础,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作出评价。早期的监测被称为是疾病监测,这是基于监测的内容而言的,它多是用于观察人群疾病的产生以及死亡。但是,随着健康防治以及现场疾病防控工作的深入,监测的内容也得到相应的拓展,不仅涵盖了一切疾病,还将与健康有关的公共卫生事件、人群的伤残以及伤害、具有威胁性的健康因素等内容的监测包含在内[1]。届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监测渐渐发展为公共卫生监测。
        2 公共卫生监测的作用
        公共卫生监测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且影响深远,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面对潜在的危害因素时,公共卫生监测可第一时间明确危害的存在形式和产生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把握,掌握危害因素的同时,即可完成潜在危害因素的作用分析,从而对其中的危险分子进行评估。只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对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与控制,为人们的生存与生活提供健康的环境,也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在特定的条件下,公共卫生监测可完成暴露人群终生致病或死亡效应概率的筛选,通过概率筛选、评价等诸多内容完成预防与控制政策的制定,最终还要对防治效果进行反复的比对,确定环境卫生基础,明确其限量值。不同的物质会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不同的影响,要想明确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必须由公共卫生监测工作进行长期的跟踪与调查,就暴露水平持续时间和暴露人群等诸多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从而明确计量与有害效应之间的关系。这进一步证明了公共卫生监测的重要作用,在整个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当中,公共卫生监测都要负责基本资料的收集与掌握,明确环境危险因素[2]。这样一来,相关部门和疾控机构可更好地了解因环境污染或不利因素给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因此作出评价或反馈,直接掌握影响区域内生存环境的因素,更好地预防并控制公害病。总之,无论是生活环境的改善,还是卫生质量的提高,都需要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的积极配合与支持,这可以有效地说明公共卫生监测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并证实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公共卫生监测起到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旦出现传染病便会快速的传播并扩散,造成不可挽救的后果,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事件,这对疾控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及时了解各类传染病的类型、发展趋势及产生源头,从而更快的完成干预政策和预防措施的制定。一般情况下,短时间内无法对传染病进行有效的监测,无法明确其影响因素、发生因素,此时疾控部门必须对疫情报告、死亡登记资料等诸多细节性的资料进行反复的比对与分析,从而为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对策。以流感为例,完善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可随时监控疫情的变化情况和发作情况,对其进行全过程、动态化的监控,并为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数据与资料上的支持。事实上,流感并不是我国特有的疾病,而是全世界重点防范的卫生问题。

因为缺乏必要的设备与设施,我国的公共卫生监测工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空白状态,所以说很多疾病致死率较高,但是在公共卫生事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下,疾病的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监测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尤其是公共卫生监测,可随时完成疾病的预防与监测,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将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传递给大众,以便人们在面临突发性的传染性疾病时,可以冷静的面对及时就医[3]。
        3 公共卫生监测指标及其在制定标准中的应用
        要明确公共卫生的检测指标,首先要明确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各种环境因素。危害公共卫生环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产生于公共场所的危害因素;其二,生活中公共饮用水的危害因素;其三,医疗机构中产生的垃圾、废水等危害因素;其四,室内环境的危害因素。公共卫生监测是为了给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通常情况下,考虑到人类的健康问题,人们会对危险人类健康环境的危害因素设置一些公共卫生监测指标,这些监测指标在制定标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2001年《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正式发布,规范对一些水质常规检验项目中的物质指标进行了新的调整,这些检验项目包括铅、四氯化碳、镉等,并且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两项新的指标:耗氧量和铝。规范中对这些检验项目指标做的新调整就是出于对人类健康问题的考虑,因为有些指标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甚至会进一步增大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再者,基于美国国家的角度来看,对空气中苯的卫生标准的制定也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过程。1976年之前,人们怀疑苯的危害性产生了怀疑,认为它有可能是致癌物,因此对它做出的卫生标准是25 ppm;经过一段时间,到了1982年,人们对苯的危害性又作了进一步的确定,认为它是人类的致白血病剂(IARC),美国对其卫生标准又加以调整,规定为10 ppm;十年之后,美国又将苯的卫生标准调整为0.1 ppm[2]。总之,不论是怎样的调整,都是基于苯这种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程度,结合相应的检测数据来进行的。
        4 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水平,人们也不再满足于原有的生活状态,而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健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今,生存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已经成为社会重点讨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存环境,关心周围环境会给自身健康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卫生监督机构应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主动承担保障人们健康,提高生存环境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使命,为人们提供更加理想的服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慢性非传染疾病的控制与预防都会是公共卫生监测机构的重中之重,也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疾病的预防控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息息相关,其产生也与环境发展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公共卫生监测机构必须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严密监测影响社会群体健康的因素与指标,准确找到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对其有效地控制。
        参考文献
        [1]李艳红.浅谈环境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2):242.
        [2]白晓东.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7):401.
        [3]苏圣,苏汉良.探讨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4,15(16):288-288.
        [4]李艳红.浅谈环境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72):150-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