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季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季
[导读] 摘要:土壤与肥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因素。据统计,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大多数实物都来源于土壤。
        河南省濮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土壤与肥料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因素。据统计,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大多数实物都来源于土壤。在农业生产中,肥料是土壤养分的物质基础,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养分水平,确保农产品产量质量。合理施肥用肥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土壤肥料;作用;问题;对策
        引言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除了为我国国民提供必要的粮食以外,还以出口贸易的形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持。随着农业研究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化肥也应运而生,但是化肥在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会对土壤造成一定污染,从长远角度去看,如果我国各省市地区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一问题,会对我国土壤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要针对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达到科学施肥的目标。本文主要站在农业科技的角度,论述了我国目前土壤肥料在农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田利用中土壤肥料的重要性
        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之一,在农业的发展当中,土壤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肥料,就相当于是农作物的粮食,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土壤,都要有一定的肥力,不同的只是程度的高低,有肥力才是土壤的本质。在农业的种植当中,植物在吸收热量和水分、空气以外,绝大部分的营养都来自土壤,土壤为植物提供了有力的生物支撑。因此,土壤是维持地球与人类生生不息的重要资源。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只有对土壤肥料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才可以准确的宝物其自身的变化规律,为农业的种植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检测能力不足
        首先,在前期肥料质量检测时,从事相应检测工作的人员由于技术能力有一定的欠缺,亦或是检测所使用的仪器不够精密,导致检测结果失真,不具有参考价值。而基于不准确数据所研究出来的结果,势必会影响到基层农户的施肥质量。其次,省、市级的农业部门有充足的资金购买检测设备,部门人员配置也较齐全,但是县一级农业部门却无法达到省、市级农业部门的检测规模,受资金和人力的限制,部门能够开展的肥料检测工作有限,由于设备和技术水平的落后,导致县一级农业部门的研究工作无法满足农户的需求。
        2.化肥资源缺乏,资源再利用率不高
        我国是世界上钾肥需求量最大的国家,通过对我国钾资源储量来看,每年还需要有很大的缺口需要通过进口来弥补,钾肥资源的缺口也决定了钾肥的价格走向。所以,化肥的价格也一定会受到钾肥价格航行情的影响。出现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地区的畜禽养殖都已经步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很多的农民已经没有足够的畜禽粪便当做肥料使用,而那些畜禽养殖场也没有合理、有效的途径来把畜禽粪便用在农田里。而且,有一部分畜禽养殖场把畜禽粪便生产生了商品有机肥,这些有机肥的价格远远高于化肥,如果农户使用这些商品有机肥,在价格上不划算。秸秆是每一个农户都拥有的资源,可是如果使用秸秆还需要有一定的机械条件,但是乡镇的农户由于经营规模有限,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专门的还田机械当中,所以只能将秸秆一烧了之。
        3.氮磷钾的养分不均匀
        土壤养分和肥力的重要成分是氮磷钾,这也是衡量土壤养分和肥力的重要因素。耕种过程中氮磷钾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部分生产者不懂得合理施肥,盲目施用氮磷钾肥造成土壤富营养化,或者单纯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导致土壤中各元素含量发生变化,破坏原本土壤结构,进而导致肥力下降。
        4.监管力度不足
        对于土壤肥料检测工作而言,导致最终检测工作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

在各级农业部门完成土壤肥料检测工作之后,需要将报告提交至监管部门,在审核通过之后才能下放到下一级农业部门。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监管部门的工作尚未落实到位,监管人员缺乏积极主动的监管意识,监管流程按部就班,没有凸显针对性。此外,监管工作只注重结果,没有对肥料检测工作的细节进行把控,一系列原因最终导致检测质量不过关,无法为农户施肥提供指导。
        三、解决土壤肥料利用问题的对策
        1.加大推广土肥技术的力度
        土壤肥料的利用率低,使得农业生产的成本大幅度增加,进而导致农产品的质量明显下降,这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了直接的影响,所以,加大推广土肥技术的力度对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各级乡镇要建立起网络检测土壤养分定位,对农田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实时的检测,还要把调查的结果应用到耕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中,这也是大力推广土肥技术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想要对土肥技术进行推广,用肥、施肥工作就必须要科学、合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大力研发有机肥料,并将其广泛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最后,各级农业部门与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推广使用绿色化肥,使用沼肥和腐熟的有机肥,能够对土壤进行有效的改良,从而减低土壤中农药的残留,使农产品具有无毒、无公害的绿色特性。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土肥技术,能够降低农户生产的成本,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确保农业经济的发展。
        2.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化肥价格偏贵,加之利用率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首先,建立网络化监控体系,农业技术部门监测土壤实际情况,为农民提供全方面指导;其次,推广合理用肥、施肥,大力推广有机肥,
        与畜禽养殖专业户作好对接,在田间地头播撒有机肥料,引导农户使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增加收入;此外,对购买化肥予以一定农业补贴。
        3.提升耕作与灌溉作业质量
        提升耕作与灌溉作业的质量,也是促进土壤肥料在农田中有效利用的措施。其中,对于耕作而言,要增加耕作深度,达到改善土壤性状的目标。当土壤性状得到改善之后,就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加快化肥的转化速率,使其更快地成为农作物可以吸收的养分。不仅如此,微生物频繁的活动会降低化肥中杂质的含量,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对于灌溉作业而言,则要达到科学灌溉的标准,将整个灌溉作业规范化。在实际开展灌溉作业时,要精确把控每日的灌溉次数以及每次的灌溉水量,确保农田含水量始终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就目前的技术手段而言,在灌溉作业开展过程中可以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搭建一套智能化灌溉系统,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农田含水量,当检测到含水量低于设定值时,会自动对农田进行灌溉。和传统人工灌溉模式相比,智能化灌溉系统的效率更高、时效性更强,对灌溉时间的把控更为精准。
        4.借助于微生物增加土壤肥力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快速提升,微生物肥料成为增加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微生物肥料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减轻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在施加微生物肥料时,要提前检测土壤中元素含量,科学、合理地选择微生物种类,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田单位产量。
        结束语:我国现阶段有关土壤肥料的检测能力明显不足,进而会导致无法有效利用各类化肥,造成种植成本无法降低的同时,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也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只有采取一定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切实提高土壤化肥的利用率,同时保证土壤不会受到化肥残留物的侵蚀。
        参考文献:
        【1】朱大雁.浅谈土壤肥料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发展方向[J].种子科技.2019(04).
        【2】咸丽霞.新形势下土壤肥料工作面临的机遇及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1).
        【3】张娟,金艳,郭飞.试分析土壤肥料与农产品质量的相关性[J].现代园艺.20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