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4例,是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按照电脑随机分配原则,其中32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视为对照组;另外32例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视为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动脉血管的内膜中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相关血管指标和动脉硬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不合理饮食率、心理失衡率以及吸烟饮酒率显著较低,30min运动率和病情掌握率较高,数据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生活方式,血压控制良好,动脉硬化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整体护理;应用效果
高血压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其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血压控制不稳定,很容易侵害身体其他器官[1]。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二者相互影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故而强调护理干预的重要性[2]。本次研究就整体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64例,是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6月-2020年6月。按照电脑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范围(42-78)岁,平均年龄为(62.14±3.89)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范围(41-78)岁,平均年龄为(62.74±3.27)岁。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用药指导、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等为主的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采取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提前将制作好的宣传小手册,发放给患者,内容主要包括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机制、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干预措施等,帮助患者充分了解该疾病,同时也能明确不良生活习惯所带来的危害,引导患者增强自律性及主动性,能够对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做出改变。(2)病情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也要教会患者学习自测血压水平的方法,将每日的血压指标汇报给护理人员,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进行检测,每日记录3次。护理人员依据此来制作血压控制表,观察患者用药治疗情况,和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及时调整用药治疗方案,服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将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现象[3]。(3)生活干预:患者住院过程中,要保障病房的干净整洁,严格消毒,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设施摆放,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愈环境;护理活动尽量安排在白天,睡前叮嘱患者不要喝浓茶、吃东西以及玩手机等,充分保障睡眠时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更多地给予患者关心、鼓励和支持,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该疾病;时刻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等生命指标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进行处理[4]。(4)饮食和运动护理:患者可能会有食欲不佳的现象,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合适的营养方案,饮食当以清淡、营养为主,少吃糖类和甜食,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5]。鼓励患者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明确健康锻炼和重要性和必要性。可采取如慢跑、散步、太极、游泳等运动方式来增加机体抵抗能力,以30min为准。(5)院后随访:护理人员争取每周电话随访1次,每个月上门随访1次,观察患者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做出相应的指导和干预[6]。护理干预总时长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动脉血管的内膜中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化。
(2)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包括不合理饮食、心理失衡、吸烟饮酒、30min运动和病情掌握。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指标以例数/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计量指标以()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相关血管指标和动脉硬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详见表1。
.png)
2.2生活方式改变情况
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不合理饮食率、心理失衡率以及吸烟饮酒率显著较低,30min运动率和病情掌握率较高,数据比较差异较大(P<0.05),详见表2。
.png)
3.讨论
高血压好发于中老年群体,面对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对该疾病需要加强警惕,避免病情恶化,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对该疾病的不仅应当重视药物干预,还要注重护理干预,确保血压控制效果[7-8]。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干预模式,其在强调除了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意外,还要密切关注其他影响疾病因素,如病房环境、生活习惯以及心理状态等,强调护理干预的系统化、有序性,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利于促进其疾病的早日康复[9]。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教育,确保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能够从自身做起,积极改善对疾病构成威胁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治疗方案,确保能够提高药物控制血压的效果;重视生活干预、饮食护理以及运动指导等,潜移默化地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加强锻炼,有助于血压控制的稳定性,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于达到康复目的具有积极意义[10]。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标经过护理干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且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也有所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该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生活方式,血压控制良好,动脉硬化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静. 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其血压控制率的改善[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 7(03):195-196.
[2]范艳梅, 马海霞, 武芬,等. 系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适应状况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8, 035(001):134-137.
[3]杜冉冉, 黄翠萍, 邱冠辉. 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006(012):185-186.
[4]刘精萍. 住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预见性护理[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 000(006):168,189.
[5]房雅婷, 杜池玲. 整体护理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08):227-228.
[6]杨芳. 系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适应状况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首都医药, 2019, 026(001):160.
[7]郭满容, 林佳. 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31(20):122-123.
[8]娄小妹. 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 000(013):148-149.
[9]孟令花. 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质量水平及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006(008):155-156.
[10]刘玲, 曹艳玲. 整体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71):102.
作者简介:黎海莲,女,1977年10月出生,中专学历,民族:汉族;籍贯:广东信宜;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护理研究;职称:主管护师; 单位资质:二甲;邮编:525300;科室:全科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