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阐明在ICU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情况,分析该应用实施得到的效果。方法 时间: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地点 某市医院ICU中心;研究样本:160例住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以往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以往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程序化的护理干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对治疗过程护理的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以及医疗纠纷投诉等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于患者的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护理风险和医疗纠纷比例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中心采取安全管理的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和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ICU;安全管理;程序化;护理;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 ICU,是专门用来收治病情危急患者,为包含现代化医疗技术与安全护理的科室,同时也是一所医院的最重要科室[[]]。ICU的常规治疗方案最重要的为镇痛镇静治疗,它可以降低重症患者疾病应激与代谢氧耗、保护脏器的功能[[]]。 国外研究报道提出镇痛镇静在ICU 中的治疗应用率高至70%[[]]。但因为ICU中心收治的患者情况多种多样,对医护人员和患者正常沟通、病情评估的准确性等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在对ICU患者治疗中发生镇静镇痛不足或者过度的结果。镇痛镇静的“不足”与 “过度”都可能使ICU重症患者处于不安全的危险之中,例如镇痛、镇静不足极有可能引起的躁动、人机数据记录不相符、非计划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等;镇痛、镇静过度易引起的仪器循环波动、脱机延迟、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增加等[[]]。所以该相关领域重点研究的热门之一是ICU中心镇痛镇静工作安全管理中护理模式。 目前采取程序化护理水平是维护镇痛镇静过度与不足间平衡的理想治疗策略,刘京涛等[[]]指出:ICU镇痛、镇静治疗最核心的问题是制订个体化、程序化的镇痛镇静计划,是对维持患者处于适度的镇痛、镇静状态,甚至是ICU患者安全性的重要保证。但由于该相关领域探究较少,临床未获得彻底有效实施方针的指导,所以将程序化护理镇痛镇静安全管理有效地落实还待解决。所以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16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阐明在ICU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情况,分析该应用实施得到的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取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ICU中心就诊的160例为研究样本。将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中女26例,男54例,平均(56.31±3.91)岁;对照组患者女34例,男46例,平均(52.23 ±6.87)岁。同时对两组患者病例资料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处理,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数据可用作比较。
1.2探究方法 改变两组患者在ICU中心治疗过程中护理方式。首先,对照组患者为ICU常规护理的方式,而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增加了程序化护理的安全管理。 主要措施 ①制定ICU中心程序化护理流程,例如,对患者定时翻身排痰、翻身拍背等,促进卧床患者的血液循环;对人员调动、药品和物品以及仪器的使用、护理过程等都采用程序化管理方式,例如,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合适工作人员安排,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全面详细的宣传教育(包括治疗、用药、责任人、病情、辅助检查、护理等,保持手机通顺,固定探视时间,避免细菌感染。②医护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更高,掌握药品的使用方法,了解药品的性能,保证急救物品完好[[]],对相关人员进行相关心理护理的培训,在护理患者期间注意语言温柔,大方得体,适时向家属作关于病情情况等心理建设工作。注重保护患者隐私,不随意谈论病人病情,聆听患者的心声并给与积极回应和肯定。③对于患者和患者家属,注重便民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水壶、热水、热毛巾等生活用品,备用纸笔等,方便患者与家属同行,鼓励正面疾病,不轻言放弃。
1.3统计标准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调查。调查指标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度+满意度)/160*100%。
1 .4统计学方法 统计的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采用X2 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满意率结果 在采取治疗后,对照组总满意率远低于实验组,总满意率为86.67%,详情如下表1所示。
.png)
注:两组数据比较得P<0.05,有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以及医疗纠纷投诉事件发生比率,比较数据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详见表2所示。
.png)
注:两组数据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在救治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是一所医院的ICU中心,里面的患者病情危重,突发事件较多,作为常规治疗方案的镇痛镇静治疗,和与可提高了医疗治疗效果的护理水平[[]],是目前提高ICU中心治疗效果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对其中护理方式进行探究,目的阐明其对医院工作的影响。
通过这次研究中,两组实验标本在经历12个月实验治疗调研过程中,患者的总满意率远高于对照组,医疗纠纷投诉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同时远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在针对ICU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实现程序化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ICU镇痛镇静治疗过程中采取安全管理的程序化护理应用,产生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丹丽.程序化护理管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8):125-126.
[2] 李贺楠,宋丹.程序化护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2):93-94. DOI:10.16659/j.cnki.1672-5654.2019.32.093.
[3] 季萍.医护合作模式在 ICU 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J].医学信息,2017,30(9) :55 -57.
[4] 李超.程序化镇痛和镇静治疗及护理干预在 ICU 患者中的临床 应用[ 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5) :600 -601
[5] Skrobik Y,Ahem S,Leblanc M,et a1.Protocolized intensive care unit management of analgesia,sedation,and delirium im— proves analgesia and subsyndromal delirium rates[J].Anesth Analg.2010,11 l(2):451—463.
[6] 刘京涛,马朋林.重症医学科内镇痛和镇静治疗的安全性[J].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10):812-814.
[7] 张晓丽.程序化管理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10):1264-1266.
[8] 蚁晓青,刘玩珊,张雪慧, 等.程序化气道评估在ICU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3):161-16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9.13.069.
[9] 张金环,周秀秀,韩淑亭.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