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5E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52例,采用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5E康复护理模式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5E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均十分明显,值得在临床种推广5E康复护理模式。
关键词:5E康复护理模式;脑梗死偏瘫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影响
脑血管病为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此疾病的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脑梗死后所诱发的偏瘫,也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这不但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在临床中的依从性。5E康复护理模式主要涵盖五方面内容,即为鼓励、教育、运动、工作以及评估,若能够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用5E康复护理模式,那么能够对患者产生极为显著的护理效果。对此,本文主要研究5E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52例,采用电脑随机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9.0±7.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3例,年龄59~73岁,平均年龄(66.2±5.6)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涵盖强化开展基础护理工作,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防范相关并发症产生等护理内容[1]。
观察组患者实施5E康复护理模式,主要护理内容体现如下:①鼓励。护理工作者需多加鼓励患者,扩大患者的交际圈,注重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②教育。应将脑梗死偏瘫的主要发病原因和预后方式等均讲述给患者,并重点讲述早期康复的关键作用,让患者能够更具临床配合度[2]。③锻炼。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恢复情况,为其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提高患者在康复锻炼中的自觉性。应注意的是,因脑梗死偏瘫疾病的高发群体为老年群体,病理及生理特征均较为特殊,其在卧床至直立时容易产生意外情况,而针对此还要求护理工作者在床旁多加观察患者,让患者能够通过直立起床法来起床。④工作。若患者的疾病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且具备较好的自理能力,那么则可鼓励患者参与工作或是继续工作。⑤评估。在最后还需综合评估患者对于临床治疗、临床护理与康复训练的依从程度,并且还应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饮食情况以及精神状况等,针对最终的评估结果来科学性调整康复护理方案,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快的康复。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采用抑郁(SDS)、焦虑(SAS)自评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分数愈高,则表示患者负性情绪愈严重。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分数愈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愈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png)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png)
3讨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会受到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以及躯体活动程度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产生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也会在压力作用下,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若负性情绪长久的干扰患者,还会影响到患者在临床护理与治疗中的配合程度,进而则会对患者的正常活动以及神经功能等方面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3]。而针对上述情况,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模式则显得极为重要。
5E康复护理模式的核心内容在于为患者讲述关于疾病的知识,让患者自身也能够参与到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并通过向患者讲述成功治疗的病例,来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也能够通过指导患者参与康复训练,让患者能够再次参与工作,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价值[4]。
具体来说,据相关调查显示,早期康复护理不但利于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强化患者的活动能力,也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燃起患者的生存欲望。对此,就要求护理工作者多加鼓励于患者,让患者能够勇敢的面对疾病,并配合于临床医务工作者去治疗疾病。再者,还应将脑梗死偏瘫和康复护理的主要内容均告知于患者,让患者能够充分认知脑梗死偏瘫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和预后方式。若患者的病情获得了显著的改善,且生活能力较强,那么还可让患者回归正常工作,如此还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认可度[5]。而在最后护理工作者还需综合性评估最终的护理结果,以不断优化康复护理方案,为患者制定出更为科学与适宜的康复护理方案。
而对于护理工作者自身来说,其在运用5E康复护理模式前,还需全面性了解5E康复护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在运用过程中的主要方式,以便凸显出5E康复护理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价值。临床护理工作者还要通过不断学习的方式来充实自身,促进自身掌握更多的护理技能,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开展质量。
总之,通过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用5E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成临床护理的重要目标。所以在开展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工作时,可积极运用5E康复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于滨.强化康复护理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3):337-338.
[2]李亚.5E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1):168.
[3]杨红,张智如,董玉君.同步实施家属康复护理培训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4):217-218.
[4]徐雪娣,陈木娇,江炜霞.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7):134+139.
[5]李琳,岳培,张泳.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遵医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05):91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