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氨茶碱联合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叶建 魏丽 郑磊
[导读] 探究小剂量氨茶碱联合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氨茶碱联合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6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每天口服2次氨茶碱,每次100mg,同时联合肺康复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同剂量的药物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MRC评分、ADL评分及肺功能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的MRC评分及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而肺功能指标的改变情况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通过小剂量氨茶碱联合肺康复治疗,可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日常活动能力,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氨茶碱;肺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老年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最为常见的几种疾病之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疾病出现的概率就会越高,病情也越为严重,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组织器官持续发生老化,尤其是肺功能性能下降导致,最终可能会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介绍(1):对处于病情稳定期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联合肺康复治疗。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小剂量氨茶碱联合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先汇报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从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挑选出60例,根据随机抓阄结果,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实验组:男女比例17:13,年龄最下57岁,最大81岁,平均65.4岁;发病时间最短的7个月,最长的为11年,平均3.9年。
对照组:男女比例18:12,年龄最下59岁,最大79岁,平均64.7岁;发病时间最短的8个月,最长的为11年,平均3.8年。
通过对比所挑选患者的研究资料,差异不明显,不具有差异统计意义。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通过症状、影响、实验证明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排除患有其他可能干扰研究结果的疾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经过本院伦理协会的批准才执行本次研究。
1.2研究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口服小剂量氨茶碱(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033,每日2次,每次100mg),实验组同步还进行肺康复训练,主药肺康复内容为:COPD相关知识教育,包括起因、注意事项、加重症状、饮食习惯等;运动训练。一个是呼吸训练,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呼吸障碍,因此需要指导患者学习缩唇和腹式呼吸;另一个需要进行适当的步行训练,训练速度根据呼吸急促情况来决定,以呼吸由轻微向中等呼吸急促且还能保持和旁人交谈最为合适。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一般以15min为宜,每天坚持2次。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分为呼吸困难评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及肺功能指标三项。呼吸困难评定根据呼吸困难量表(MRC)进行评分,评为量度为0~5分,0分表示正常,5分表示气促强烈,需要借助呼吸机。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根据Spector法(2),对其中六个项目进行打分,可以独立完成记为1分,需要借助外人帮忙记为0分,总分共6分。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re Fev1%)和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通过治疗后,收集所有关于观察指标的数据,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标准方差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改善了许多,差异显著,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
2.1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与日常活动评分
        治疗后,实验组的MRC评分为3.01±0.53,ADL评分为5.63±0.49,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具体数据见表1。

2.2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
        通过治疗后,实验组pre Fev1%为63.36±7.75,FEV1/FVC%为60.32±4.25,相比对照组,P>0.05,差异不明显。具体数据见表2。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的慢性肺部疾病(3)。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9%~10%,其不仅可造成呼吸功能损害,还会影响循环系统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会出现慢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目前总的治疗原则是(4):(1)纠正威胁生命低氧血症,使氧饱和度>90%;(2)纠正威胁生命的呼吸酸中毒,使pH>7.2;(3)治疗原发病;(4)防止和治疗并发症。
        氨茶碱在临床上的应用已长达60余年之久,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5)。且很多专家学者研究表明,氨茶碱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是最强的,可使支气管扩张,肺活量增加,作用也较为长久。而小剂量氨茶碱(100~300mg/d)在具备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的同时,可降低氨茶碱带来的毒副作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长期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大多数为老年人,患者活动能力受到严重挑战,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逐渐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和导致与社会脱节(6)。肺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小剂量氨茶碱联合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明显改善,日常活动能力得到了提升,与单纯口服小剂量氨茶碱患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肺功能指标相比较后,并没有明显差异,可能与小剂量的抗炎和免疫调节有关。
4.结论
小剂量氨茶碱联合肺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整体治疗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 25(18):459—460.
(2)Spector WD, Katz S, Murphy JB, et al.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J]. J Chronic Dis, 1987, 40 (6): 481-489.
(3)彭磊,范毕辉,陆剑豪.慢阻肺稳定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
(4)杨燕,王建平.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及其治疗前景[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139-141.
(5)周玉民,王小平,曾翔毅,等.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双盲平行对战研究[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9):577-582.
(6)李建华,张效予,宋丰贵. 肺康复训练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其评价[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0):1317-1319.

作者简介:叶建,男,1982年6月出生,本科学历,民族:汉;籍贯:广东河源;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职称:普通内科主治医师 科室:呼吸内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