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张艳,李京俊
[导读] 分析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病人选择盐酸胺碘酮片联合五味子汤加味治
        【摘要】:目的:分析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病人选择盐酸胺碘酮片联合五味子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病人72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α组(36例)病人选择盐酸胺碘酮片治疗,β组(36例)选择盐酸胺碘酮片联合五味子汤加味治疗。分析2组病人症状改善优良率,早搏次数。结果:β组症状改善优良率为94.44%,明显高于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组早搏次数(1418.18±139.08)次,明显少于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独采用盐酸胺碘酮片进行治疗而言,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病人采用盐酸胺碘酮片联合五味子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五味子汤加味;临床效果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激动和传导系统发生了功能障碍的病症[1]。心气不足型属于心律失常常见中医辩证分型[2]。盐酸胺碘酮片是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病人常规的治疗药物[3],但仍有部分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欠佳。我国传统中医对于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因此我院纳入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病人72例研究对象,分析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病人采用五味子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病人72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α组和β组2组,α组中,病人共36名,男病人和女病人分别是20名和16名,最小59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64.34±4.25)岁。β组中,病人共36名,男病人和女病人分别是19名和17名,最小58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为(64.18±4.18)岁。
1.2方法
        α组(36例)病人选择盐酸胺碘酮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3254;生产企业:赛诺菲 (杭州)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口服,初始推荐日剂量为0.4~0.6g,服用次数2~3次,之后根据病人的病情调整日剂量为0.2~0.4g,进行维持治疗。连续治疗2w。
        β组(36例)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五味子汤加味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同α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五味子汤加味进行治疗。方剂基本组成:黄芪25g;五味子、人参各10g;麦门冬15g;熟地黄、当归各20g。在此基础上进行辩证加味治疗。其中(1)血瘀、口唇发绀型:加丹参15g、田七3g;(2)脾虚、纳差、腹胀型:加木香12g、砂仁10g;(3)打嗝、吐酸水型:加海螵蛸12g、法半夏12g;(4)心神不宁者:加茯苓15g、合欢皮18g。;将方剂正确配比后,二次煎煮取汁0.2L,分2次服用,1 剂/d。连续治疗2w。
1.3 评价指标
        (1)分析2组症状改善优良率。

评价指标包括优:病人心悸、心功能不全、气短胸闷改善;良:病人心悸、心功能不全、气短胸闷有所改善;差:病人心悸、心功能不全、气短胸闷未改善。症状改善优良率=(优+良)例数/总病人例数X 100%。
        (2)分析2组早搏次数。
1.4数据分析
        应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 ± SD)的形式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 结果
2.1分析2组症状改善优良率
        α组优20例,良6例,差10例,症状改善优良率为72.22%;β组优26例,良8例,差2例,症状改善优良率为94.44%,明显高于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分析2组早搏次数
        治疗前,α组早搏次数(4034.18±857.33)次,β组早搏次数(4025.18±869.23)次,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w后,α组早搏次数(3112.38±642.56)次,β组早搏次数(1418.18±139.08)d,明显短于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病人易出现心悸、心慌、乏力、气短、头晕、胸痛、心力衰竭、眼前发黑、失眠等症状和体征[4],病人痛苦较大。针对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临床多采用盐酸胺碘酮片进行治疗。盐酸胺碘酮片作为一种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可减低窦房结自律性。但长期单独采用一种药物治疗,整体疗效仍不能令临床满意。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属于“心悸”“胸痹”等范畴[4],病因病机与气虚、血虚、脏器功能失调[5]等因素密切相关。五味子汤加味方剂中,黄芪能够补肾益气、利尿消肿;五味子可养阴固精、保肝护肝;人参可滋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麦门冬可养阴生精;熟地黄可补血滋润、益精填髓;当归可补血调经,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复脉,补气养心之功效[6]。本研究显示选择盐酸胺碘酮片联合五味子汤加味治疗的病人症状改善优良率、早搏次数均明显优于单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p<0.05),证明采用五味子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作为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的推荐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国超.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与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69-3570.
[2]张运涛,张松涛.张士芳以炙甘草汤为基础方辨证论治心律失常经验[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7):131-132.
[3]许少平,徐爱云,蓝远军,游殷媛.五味子汤加味治疗心律失常心气不足型的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2):47-48.
[4]谭志洪,张美英,张继红,邓小英.国医大师治疗心律失常用药规律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20,39(06):575-579+608.
[5]李学思,胡志希,李欣春,寿鑫甜,刘建和.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治疗心律失常用药规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4):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