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王凤玲1,江洪霞2,杨万顺2,闫錾先2,刘佩岩2,黄佳滨1
[导读] 分析(力纬)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的
        摘要:目的 分析(力纬)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我院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6例给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患者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咽喉痛缓解、咳嗽缓解、发热缓解更优,且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8%,明显优于对照组76.6%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率。结论 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患者予以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帕拉米韦氯化钠;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安全性
        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主要指流感病毒多引发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为核糖核酸病毒,均可严重威胁患者机体健康,以无并发症为主要特征。老年人为高发人群,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力较差,容易并发其他多种疾病,而且该疾病具有流行性广、危害大的特点,备受临床重视。拉米韦氯化钠为新型高效低毒性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经由人体耐受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用药后可有效改善流感症状,而且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1]。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抗病毒效果显著,症状缓解速度快。为提高临床急性单纯性流行感冒的治疗效果,现选取本院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患者76例,分析此种治疗方式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本院76例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患者,男37例,女39例,年龄60.4~11.52岁,平均年龄(61.62±1.54)岁,体温37.91~39.21℃,平均体温(38.10±0.42)℃。纳入标准:①患者体温处为37.5℃之上,且发热时间为48h之内,②患者有呼吸系统症状,③流感病毒抗原检测为阳性,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帕拉米韦氯化钠过敏患者,②近期有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或盐酸阿比药物以及金刚乙胺药物治疗患者,③流感所引发的其它基础性疾病患者,④近期有使用流感疫苗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对症支持治疗;咳嗽明显 者使用布地 奈 德 混 悬 液 雾化, 每日 2 次,痰多者日两次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2毫升,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每次150毫克,2次/d,单词静脉滴注时间需控制于30分钟之上,可依据病情调整,但连续用药需控制在5天之内,单次用药最大剂量为600mg。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状况和治疗效果,主要分析发热、咽喉痛、咳嗽缓解程度。症状缓解以症状减轻且时间于72h之上为标准。显效:治疗 72 h 内体温恢复正常并保持 24 h 以 上,流感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无效:治疗 72 症状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不良反应
        记录观察两组有消化道不良反应,甘油三脂升高、窦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白细胞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
1.5统计学方法
        SPSS23.0软件,X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计量资料(x±s),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症状缓解状况
发热缓解时间(16.32±4.52)h,咽喉痛缓解45例97.8%、咳嗽缓解45例97.8%、发热46例100%,患者总有效率97.8%。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分析患者不良反应率
        对照组甘油三脂升高2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心律不齐1例、白细胞异常1例。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情况出现。两组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X2=5.238,P值<0.05)。
3 讨论
        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为常见季节性疾病,控制流感的主要方式为早诊断、早治疗,其中以发病后48h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为重要方式。1942年有学者研制出抗流感病毒性药物,此种药物可快速抑制病毒辅助,主要缺陷在于效力和特异性较低,因此临床应用受限,本次分析帕拉米韦注射剂干预效果[2-3]。
        帕拉米韦注射剂主要为新型小分子环戊烷药物,此种药物和其它奥司他韦药物相比半衰期更长,可缩短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是临床治疗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的有效药物。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此种药物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4-5]。同时分析其他研究,有学者提出帕拉米韦氯化钠治疗之后17h左右发热即可得到缓解,同时患者其他临床症状也以28h左右基本得以有效改善,此研究结果和本次发热缓解时间23h整体一致[6]。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不良反应率时发现,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例数较少,患者并未出现严重生命危险,通过停药或调整剂量,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咽喉痛缓解45例97.8%、咳嗽缓解45例97.8%、发热46例100%,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提示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无并发症流感病情控制快,症状缓解速度快,能有效控制流感,且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为无并发症急性单纯性流行性感冒患者予以帕拉米韦注射剂治疗时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抗病毒效果好,效果确切,改善心脏指标,同时患者不良反应状况也得以有效降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建. 双黄连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 23(18):73-73.
[2]黄健忠. 双黄连口服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应用于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4(11):135-136.
[3]王周菊, 林菁.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并发肺炎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26(10):141-143.
[4]姜晨彦, 赵根明, 毛盛华,等. 上海市2013-2015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 2016, 28(11):766-768.
[5]熊有春.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控制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4):18-18.
[6]张富义, 高李华. 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56(30):63-66.
作者简介:王凤玲(196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及动脉硬化相关疾病
       通讯作者:黄佳滨(1980-),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及动脉硬化相关疾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