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血乳酸及CRP、PCT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早期感染临床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诊治的80例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80例非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CRP、PCT、血乳酸;获得以下参数:各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对感染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Lac、CRP、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血乳酸及CRP、PC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三者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Lac+CRP+PCT联合检查阳性率、敏感度及特异度明显升高。结论血Lac、PCT、CRP联合检测可作为新生儿早期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可降低感染新生儿病死率。
【关键词】:血乳酸;CRP;PCT;新生儿早期感染
新生儿早期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进展为重度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有统计[1]显示我国新生儿发生感染性疾病的概率为0.1%~1%,而死亡率高达15%至50%。指标筛查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抗生素的选择、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很多研究[2]发现,PCT、CRP联合检测对提高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有效,但因个体差异大,免疫水平和应答水平不一致,多和临床脱离较大,使抗感染方案选择不当,延误患儿最佳治疗时间。动脉血气乳酸反应机体细胞氧代谢水平,其升高与缺氧、低灌注密切相关,可作为评判患儿末梢循环障碍的有力指标,且其升高常在常规炎性指标改变前,能较好反应机体循环状态。本研究对80例细菌感染及80例非细菌感染新生儿的血乳酸、CRP和PCT水平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诊治的80例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80例除外感染因素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并且将合并有糖尿病、风湿性及肝性疾病和长期服用可影响血Lac水平药物的产妇所生产的新生儿除外,将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除外。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孕周、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监测仪器 使用万孚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检测仪检测血PCT,使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CRP,试剂盒购于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GEMPremier3500微量血气分析仪监测血Lac。
1.2.2 监测方法 在患儿入住新生儿科1h 内(治疗前)测定血Lac及CRP、PCT水平,治疗后5天再次监测上述指标,在此过程中,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等生命体征指标。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血Lac及CRP、PCT进行检测,观察三者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治疗前,两组Lac、CRP、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感染组的血Lac及CRP、PC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三者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较各单一指标检查,Lac+CRP+PCT联合检查阳性率明显升高。
表3:Lac+CRP+PCT联合检查敏感度及特异度明显升高,与三者单独检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png)
3 讨论
血Lac为葡萄糖无氧酵解最终产物,是机体氧化代谢的早期指标,也是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评价指标。Lac的产生与组织灌注不足或缺氧有关,机体出现感染时,组织灌注不足与缺氧明显,Lac快速升高,引起乳酸蓄积,尤其是合并休克患儿,缺氧和组织灌注不足更明显,检测Lac水平有利于感染早期诊断,在排除肝肾功能对它的影响后,可作为评估早期循环障碍的指标。最新脓毒症和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指南均提出以血Lac水平为导向的抗休克治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存活率,尤其是早期隐匿性感染或休克患儿[3]。
PCT在正常患儿血中含量极少,当患儿被细菌感染后会快速升高,是目前血中最重要的细菌感染标记物,当机体被细菌侵袭,PCT一般在感染2 h内水平升高,6~12 h PCT 即达到峰值,其半衰期长达1 d,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感染越重,血PCT水平越高。此外,通过检测血PCT可有效预测患儿病情进展及转归,有研究显示PCT水平与患者病情转归有密切关系[4];监测PCT 水平还可判断抗生素治疗效果,以减少不必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规范抗生素使用。CRP在人体水平较低,当机体出现炎症反应后,其水平会在数小时内快速升高[5],作为一种炎症急相蛋白,是目前广泛认可的感染诊断敏感指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Lac、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三者均对新生儿早期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Lac的敏感度最低(45%),特异度最高(96.7%),PCT敏感度最高(82.5%),CRP的特异度最低(86.7%),三者结合敏感度明显增高;提示Lac、CRP、PCT联合检测可作为感染早期患儿病情发生及评估疗效的有效指标。
综上所述,血乳酸、PCT、CRP联合检测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患儿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可提高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水平,有效减少新生儿死亡。
[参考文献]
[1]周素芽,王丽娜,周琴,等.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837-2839.
[2]李成富,李素幸,张海业.降钙素原与C 反应蛋白联检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2):234-235.
[3]王莹,陆国平,张育才等.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22(11):739-743.
[4]王琳,秦加巍,梁红芬. [J]. ,等.降钙素原与C 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6):112-115.
[5]高海峰, 陈藏, 葛珺琍.[J].,等.CRP、IL-6和PCT联合检测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0):1428-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