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精细护理服务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段春颖
[导读] 评价精细护理服务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精细护理服务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2 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32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号,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精细组,每组患者16例。参照组应用临床一般护理,精细组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吻合口渗血、及肺漏气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第三天VAS评分、术后恢复自主动作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临床精细化护理,可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护理效果;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fine nursing service in thoracoscopic radical surgery for lung cancer
        Duan Chunying
        (Heilongjiang Qitaihe Qimei hospital Co., Ltd., Heilongjiang Qitaihe 1546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ine nursing service in thorac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lung cancer. Methods: 3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oracoscopic lung cancer radical surgery from December 2018 to December 2019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and fine group, 16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neral clinical nursing, while the fi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ine nursing mode on the basis of the reference group. Results: all the 32 pati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operation without complications such as incision infection, anastomotic bleeding and pulmonary air leakag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However,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VAS score, the time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n the third day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fine nursing for patients can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meticulous nursing; thorac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lung cancer; nursing effect;
        胸腔镜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使用现代摄像技术和高科技手术器械装备,在胸壁套管或微小切口下完成胸内复杂手术的微创胸外科新技术[1]。胸腔镜手术被视为二十世纪末期胸外科界革命性的一大突破,是微创胸腔外科应用范围最为广阔的胸腔镜手术,目前被应广泛用于临床肺癌根治术中。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32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2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号,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精细组,每组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经脑 CT、肺 CT、骨骼 ECT、超声、肿瘤标记物等确诊为肺癌,心肺功能可以接受一侧肺叶切除,同时排除纵隔淋巴结、明显肿大的肺门及放化疗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 19-66 岁,平均年龄 48.7±7.4 岁;肿瘤直径 1.4-2.9cm。 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无差异,统计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全麻,双腔气管插管,通气方式为健侧单肺,体位为健侧卧位,消毒铺巾,观察孔为腋后线第 8 或第 9 肋间约 1.5cm 处,置入trocar,10mm 胸腔镜30 度探查,根据肺门解剖部位及病变位置在锁骨中线和腋前线间,做 3-5cm 小切口为操作孔(选择第 4 或第 5、第 6 肋间均可,切口置保护套后行肺上叶切除:对于肺裂发育良好者,先做好上肺静脉的处理后再进行肺裂的处理,最后一并处理上叶肺动脉各分支;对于肺裂发育不全者,为提高肺门的活动度,先做好支气管的处理;遵循单向式原则进行下叶切除,首先为下肺静脉,其次是下叶支气管,再次是肺动脉下叶分支,肺裂最后。应用内镜切割缝合器进行支气管及血管的处理,Hem—O-lok 或可吸收血管夹夹闭较小的血管后切断;采用常规开胸手术的清扫范围进行淋巴结清扫,术毕,根据切除情况置引流管。
1.3 护理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临床一般护理,包括常规的术前用药指导、饮食指导、术后康复指导等,介绍手术的风险等常规知识。
        精细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临床精细化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3.1术前护理
        1.3.1.1心理护理:由于电视胸腔镜技术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往往产生对手术效果的担心、不确定和对疾病的恐惧等不良情绪[2],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并评价其心理状况,取得患者信任,采取针对性的语言疏导,将疾病相关情况、手术方式的优势、注意事项,耐心向患者讲解;将治疗成功的案例介绍给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手术成功的信心,为将来实施治疗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3.1.2患者准备:为免术后肺不张,术前 1 周嘱患者戒烟,预防感冒,增强自身抵抗力,治疗肺部并发症,练习腹式呼吸,向患者讲述有效排痰的重要性,练习咳嗽;教会患者两步咳痰法:(1)取舒适体位后深呼吸 3~5 次,将深呼吸末的张口状保持,咳嗽数次后,痰液至咽部,用力咳嗽后排出痰液;(2)取坐位,两腿上面放置枕头一个并将腹部顶住,患者身体略前倾,屈曲头颈后咳嗽,排出痰液。做好各项检查,如:心电图、血尿便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肝肾功能、出凝血检查等,协助医生进行术前呼吸功能评估。
1.3.2 术后护理
        1.3.2.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回到病房后取平卧位,待患者清醒后,抬高床头至 15°-30°,取高卧位或半卧位;由于患者术中采取单侧持续肺通气,容易发生术后低氧血症,在引起电视胸腔镜术死亡的各项因素中,以心率失常、心肌梗塞、心脏骤停、呼吸衰竭及心肌缺血等为主要因素,因此术后必须持续低流量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
        1.3.2.2疼痛的护理:患者害怕疼痛,往往不敢咳嗽,可放置自控镇痛泵 48h 并固定良好。1.3.2.3胸腔引流管护理:引流管保持通畅,定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胸腔闭式引流管在患者循环及呼吸功能稳定拔除:先将患者气管、口鼻及咽喉内分泌物吸净后再拔管,拔管后观察有无气促、胸闷、切口敷料渗液、渗血及皮下气肿现象,一旦发生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1.3.2.4呼吸道护理:呼吸道保持通畅并观察患者的呼吸形态,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痰、咳嗽,为免发生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每天雾化吸入 4-6 次;两肺呼吸音每天检查一次,并对肺膨胀情况进行观察。
        1.3.2.5预防并发症:由于胸腔镜手术切口小,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但夏季要经常更换辅料并消毒,以免出汗引起切口感染,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注意胸管是否有气体逸出或水柱波动,警惕发生肺
漏气和活动性出血。
        1.3.2.6康复锻炼:协助患者先在床上活动,隔天帮助患者下床活动 (带胸管),循序渐进由小至大范围的活动,术后尽早进行康复锻炼及呼吸功能训练,为促进引流和恢复肺复张,可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缩唇呼吸配合腹式呼吸等,同时配合上、下肢锻炼。
2 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吻合口渗血、及肺漏气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第三天VAS评分、术后恢复自主动作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对患者出院后随访 6-12 个月,平均 9.8±1.7 个月,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良好。
表1  精细组和参照组两组护理后效果观察

3 讨论
        追溯肺癌患者的病史,绝大部分患者都有按其他疾病治疗的阶段,到确诊时,已有近80%的人发展到Ⅲ期或Ⅳ期(即晚期)[3],部分病人癌组织已侵入心脏及大血管。        
        随着医学检查手段的发展和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侵犯心脏及大血管的晚期肺癌患者的手术禁区已被打破,并有成功痊愈的病例。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生存质量也明显提高[4]。  
        据报道[5],对于仅侵犯邻近组织器官,而无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单纯进行放疗或化疗效果极差,一般仅能生存3~6个月。而切除肺癌并进行心脏及大血管部分切除重建术,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因此,只要患者身体情况允许,又能做到根治性切除癌瘤,就应该尽可能地采取手术治疗。扩大根治性手术已成为晚期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        
        准确判断心脏和大血管的受侵程度并排除远处转移,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核磁共振与螺旋ct扫描检查没有影像重叠,能清晰地显示纵隔,从多角度及不同断面动态观察病变情况;还可以进行心脏血管造影,准确判断肿物与毗邻组织、器官的关系。支气管镜检查必不可少,可确定肺叶和气管切除的范围。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根据术前诸项检查结果和术中探察情况,可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和手术方式,如肺叶或全肺切除、支气管袖式切除、隆凸成形、血管置换、血管修补成形、自体肺移植等。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及致死率有逐渐上升趋势,且向年轻化发展。有效的应用临床精细化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的术后康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采取周密的术后护理、密切检查生命体征、保持各项引流管的通畅、预防并发症、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等措施[6],可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萌,李文婷.精细化护理干预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4):23-25.
[2]潘竞红.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90.
[3]冀亚秋.术后快速康复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J].西藏医药,2019,40(06):89-91.
[4]成金华.对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3):218-219.
[5]刘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9(23):2925-2926-2927-2928.
[6]刘敏,刘静梅.护理干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0):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