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胆道手术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胆管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0 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而对照组1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73.3%,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胆囊;胆管损伤;临床护理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experience of bile duct injury in biliary surgery
Zhang Yanping
(Heilongjiang Qitaihe Qimei hospital Co., Ltd., Heilongjiang Qitaihe 1546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of patients with bile duct injury caused by biliary surgery.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bile duct injury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argeted nursing,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20 cases were effective, 8 cases were effective, 2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10 cases were effective, 12 cases were effective, 8 cases were ineffective, 73.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bile duct injury caused by cholecystectomy, 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ut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gallbladder; bile duct injury; clinical nursing
在胆道手术中,胆管损伤是其中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 0.3%-0.75%左右[1],患者发病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出现诸多并发症,比如门静脉高压症、胆汁性肝硬化等,甚至损害肝功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临床上在对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护理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胆管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16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 31-76 岁,平均年龄为(46.9±8.2)岁;而观察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 32-77 岁,平均年龄为(47.3±8.3)岁,所有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其中40例为胆管狭窄伴进行性黄疸,20例为胆瘘。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含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30例胆管损伤患者,临床上主要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指导以及病房护理等。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针对性护理,护理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已经经历过 2 次或者 3 次手术,往往会因为担心治疗效果而产生极度紧张、焦虑不安、烦躁以及恐惧等负面心理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耐心给患者讲解治疗方法、目的以及效果等,让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了解,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尽量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多鼓励患者,增强患者信心,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2)T 型管护理。在胆道损伤的治疗中,放置 T 型管引流是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护理重点。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的 T 型管进行护理时,应该对引流管放置的目的、形状以及部位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将引流袋不固定在床上,避免患者因为起床、挪动、翻身等活动导致 T 型管脱落。对于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在对敷料进行更换时,如果出现胆汁渗漏情况,应该立刻上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同时,护理期间,医护人员一定要对引流袋液体的性质、颜色以及剂量等进行密切观察,一般来说,正常胆汁的颜色呈金黄色、透明无渣、比较黏稠,如果患者胆汁颜色较浅、浑浊,则说明存在感染,需要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治疗;(3)并发
症护理。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护理期间,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尤其是切口有无出血、渗液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该在查明原因后立刻上报医生,尽量实现早发现、早处理。此外,还应该对患者的腹部情况进行密切关注,查看有无腹膜刺激症,如果发现胆汁性腹膜炎,应该及时处理,确保胆管引流通畅。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上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依据以下 3 个标准:(1)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胆汁颜色、性状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胆汁性状趋于正常;(3)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观察组20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而对照组1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73.3%,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胆管损伤是指外伤或者腹部手术误伤引起的肝内、外胆管的损伤,分为外伤性和医源性胆管损伤两大类,后者占绝大多数。外伤性胆管损伤时,常伴有其他内脏损伤,特别是肝脏的破裂或肝门区其他结构的损伤,也可能伴有胃和十二指肠、胰腺、右肾等损伤[3]。胆管损伤是外科手术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4]。临床上在治疗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时,进一步加强临床护理,术后早期对腹腔引流物颜色、性状、腹膜炎体征以及有无黄疸进行密切观察[5],发现异常后,积极查找原因,并立刻上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从而确保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显著。由此可见,临床上在对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宾.胆管损伤的外科处理[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12):2627-2631.
[2]朱正春.肝胆外伤的预防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89.
[3]王敬华.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伴多发伤的急救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01):166+168.
[4]王玉.浅谈胆管创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03):140-141.
[5]苏萌,卢萍,张红,等.团队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再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4,26(10):1393-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