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柳红梅 柳宏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柳红梅 柳宏
[导读] 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极其关键,既是他们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较为快速的时期,但许多初中学生都具有叛逆心理,不易服从管教,导致他们对语文提不起兴趣,继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以下几大方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质量。

柳红梅  柳宏   陕渭南市临渭区实验初中;陕渭南市临渭区南京路中学
【摘要】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极其关键,既是他们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学习知识较为快速的时期,但许多初中学生都具有叛逆心理,不易服从管教,导致他们对语文提不起兴趣,继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以下几大方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语文练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77-01

        引言: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离开初中校园步入初中,他们接触的事物少之又少,他们没有成人一样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他们在语文的过程之中,缺乏应有的语文素养。其中一些初中生甚至害怕进行语文题目练习或是进行语文考试,这使得初中语文课堂的整体学习效率不高,迫切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实际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为语文教学训练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一、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固化
        被传统教学观念所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性的以传统模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需求,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后,倡导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具有生动性与灵活性,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做到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氛围比较严肃与枯燥,教师以自己为主体,并抛出问题后,便会自己给出答案,没有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不利于培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缺乏实际锻炼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学生缺乏时间去实践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学习、记忆大量的课文,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已学到的知识无法灵活使用,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知识掌握有很大的问题,语文源自生活,与生活脱节必然会阻止学生能力的提升,对思想的理解以及情感的感悟上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二、打造出高效语文课堂的措施
        (一)加强情感思维培养,丰富学生想象力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情感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制定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时,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各项教学任务,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查阅相关的故事资料和背景,使学生在课堂上知晓分析小说中语言及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们根据小说情节及人物心理活动,正确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不断促进学生良好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文章中于勒叔叔穷困潦倒时没有求助兄长的行为进行深切的评价,以此来不断加强学生思想价值观的深化过程,使语文课堂教学能够高效率开展。
        (二)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心。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对身边的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深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表达机会和提出自我观点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进行自我思考,并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在文章解说中锻炼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观念,在课下也要积极和学生沟通,以促进彼此的了解,充分理解学生的真切内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要细心地加以引导,不断强化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感知能力。
        (三)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开展课外活动
        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外实践应用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这些实践性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能保障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教师要紧密结合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语文课堂实践活动中提升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提高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践活务,不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从而不断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收集和整合语文信息资源,将其制成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加以利用,以此不断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将语文教学内容制作成PPT,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将这些内容在屏幕上展现出来,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和分享。在教学《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电视剧——《水浒传》剧情中智取生辰纲的影视资料,进行情境式的教学讲解,使学生快速熟悉本课内容。同时,教师要高度评价文章中被压迫者及其反抗行动,使学生对本节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高效率地学习语文知识。
        (五)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科学的语文课程评价模式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在语文项目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下列评价模式: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该模式能科学评价总结教训项目成绩,同时能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质量。良好的评价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接受能力,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使学生积极投入课程学习中。语文教师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对于学习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学习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进行鼓励,持续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当前初中语文应构建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发展性的评价眼光来看待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给予学生充分的发展机会,从而改善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三、结语
        初中阶段的语文在日后的中考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将其充分地重视起来,教师要通过对学生语文方面的全方位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语文学习道路,以实现语文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苏集成.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传播力研究,2018,2(27):207.
[2]高秀芳.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30-31.
[3]王立群.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构建中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现代化,2017,4(51):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