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普成永
[导读] 新形势下,传统理念下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的呈现,如果仅仅使用“一刀切”的体育教学方式,那么就会忽视体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这个时候,初中体育教学,就需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分类,使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在兴趣的基础上,保持身体健康

普成永    云南省广南县五珠乡初级中学校  云南  广南  663300
【摘要】新形势下,传统理念下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的呈现,如果仅仅使用“一刀切”的体育教学方式,那么就会忽视体育课堂教育的有效性。这个时候,初中体育教学,就需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分类,使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在兴趣的基础上,保持身体健康,向着终身体育的理念实施延伸。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差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81-01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时期的学生展现了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属于青春期的学生,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心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他们的身体素质与学习的主观意识都是不一样的,存在了一定的差异性。如果还是使用传统教育方式当中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那么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更加倾向的是生本性的原则,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当中的一切状态[1]。在承认学生个体性的差异当中,需要满足因材施教的原则。差异性的教学方式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相比较,体现了很强的个性化与开放化。从传统教学的视角看,不少教师出现了思维僵化的问题,主要是组织学生集中训练,很少实施差异化教学。部分教师在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不足,深入程度不够。正是这些影响因素的出现,导致体育教学改革不能很好的落实到实处。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如何在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实施差异化教学?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需要解决的重点。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探索路径
        (一)从整体的视角上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尤其突出,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初中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强倾向的是班级的学生共性,忽视了个体性的差异。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差异化教学,还可能会对终身体育教学的理念起到反方向的作用[2]。这个时候,就需要体育教师科学的整合,分析差异化的地方,分析差异化出现成因,根据类型落实科学的解决措施。



        (二)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另外一个视角看,体育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差异性的出现与学生的性别、兴趣、性格、能力等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兴趣爱好,根据田径、体操、球类等类型,科学的分组,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3]。也就是说,需要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向着终身体育的发展方向实施延伸。
        (三)根据学生差异性制定教学目标
        想要从本质上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我运动,我快乐”的思想过程中,保持目标的统一性,建立具有层次感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实施篮球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双手胸前传接球,原地运球等简单的动作,实施技术目标构建。这个动作对于男生来说,可能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女生来说,处于一窍不通的地步。因此,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就需要在差异性的基础上,统一教学目标,接下来,根据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目标。初中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个差异性,得到不一样的进步,都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
        (四)根据学生差异性制定教学方式
        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呈现了不少新型的教学方式,例如:情境教学的方式,信息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等。例如:在构建实心球教学的时候,由于顺序、高度、速度、角度等内容的不一样,使用的投掷技术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别。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4]。这样才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合理的使用教学方式,并关注差异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还需要根据学生运动感官、意志力、认知能力的不一样,制定差异化的全程评价方式。在整体的视角上,实施科学化的监控。
        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想要从本质山提升教学的质量,那么就需要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明确教学目标,丰富对应的教学方式。在“差异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分析学生的差异性,还需要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将差异性的主要作用呈现出来,以此来提升初中学生的体育素养能力,为以后建立终身体育的理念打下基础,实现大家共同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国清,彭雨,周次保.差异化与均等化:我国城乡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实然困境及应然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08)
[2]沈煜.新课标背景下湘西州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3)
[3]刘锋,徐超.基于“类动作共性特征”的差异化教学——以水平二“前滚翻交叉转体180°”一课为例[J].体育教学.2017(04)
[4]钱春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开展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