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马建民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马建民
[导读] 初中生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对于很多科目的学习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如果在初中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未来的学习中就能够容易很多,对于其他的科目如此,那么,对于数学这门科目更是如此,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不同的学生都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有很多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办法去改变的,比如说智商,也正为如此,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之间对于课堂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课堂上知识

马建民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中学
【摘要】初中生往往是承上启下的阶段,对于很多科目的学习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如果在初中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未来的学习中就能够容易很多,对于其他的科目如此,那么,对于数学这门科目更是如此,也正因为如此,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不同的学生都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有很多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办法去改变的,比如说智商,也正为如此,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之间对于课堂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于课堂上知识点的内容掌握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上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想改善这样的情况,就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应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那么,分层次教学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模式;初中数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54-01

        引言: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之中,其最大的优势和特征就是具备灵活性,往往都能够对于其产生的问题找到适合的解决的方法。而我们今天所要论述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因为在整个初中生的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渐开始突兀,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越来越大,那么,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分层次教学帮助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了这种差异。本篇文章就是根据当前教学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研讨,论述了分层次教学在数学课堂上的实践。
        1.分层教学的价值所在
        1.1优秀的学生能够获得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教育
        在通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考虑到自己的教学进度以及班上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得上自己的教学,不得不从学生的评价水平来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这虽然能够满足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但是却大大限制了处于学习顶端的优等生的发展。分层教学模式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分层教学将优等生与其他学生划分开来,然后给予优等生提供最合适他们的学习方式,让他们能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成绩,让他们不断地去追求更高的发展空间。
        1.2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
        学习困难的学生永远是初中数学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导致这些学生越来越跟不上教学进度,成绩一降再降。通过分层教学模式,这一部分的学生从原来的学习群体中分离出来,他们能够接收到更加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



        2.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策略
        2.1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
        教师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依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划分,比如,第一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第二层次,基础知识扎实,最好一个层次的学生就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教师就要根据自己对于学生的来接,制定出每一个层次的学习计划,按照接受知识的程度进行制定,然后配合相应的教学策略进行实际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跟踪学生的接受知识的难易,已经对待学习的态度,对于那些接受知识能力强的,也就是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数学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可以多做一些课外的习题或者是关于数学的书籍,鼓励他们自己进行数学学习,而对于第二个层次的学生,就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指导,让他们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数学能力,最后。针对于那些基础薄弱,对数学没有什么兴趣的学生,就要强化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设置不同的有趣的学习情境,让他们融入课堂,然后要着重强化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随时的调整层次。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某一堂数学课堂中学习一次函数,以y=3x-1的函数图像为例子。
        让几个层次的学生一起画该函数的图像,教师到讲台下面进行观察和指导,然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整个函数图像的绘画过程,第一个层次的学生在画函数的过程中没有什么问题,教师可以让他们自己做数学书上的基础题,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观察之后找到他们统一的缺点,进行汇总讲解。第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会画之后,再出几个类似的函数图像让他们画出来,可以在直线上找到几个点,让他们进行细致的比较,告诉他们y随着x变化而变化。进而让他们加深理解。
        2.2对于数学教学课堂上分层次的提问
        对于一些难度比较高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让第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然后在进行系统的间接,那么,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的习题,就可以让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而在第三层次学生进行回答的时候,教师要在他回答之前进行引导,这样即巩固了基础知识,又能对第三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的效果。这样的提问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让学生都能够得到练习。
        对于其教学课堂提问,还拿上述一次函数为例子,教师可以让第一个层次的学生上黑板之前画出函数图像y=3x-1的图像,让第二个层次中的同学说出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提问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函数的概念。这样由高到底分层次的让学生们能够进行系统的学习。
        3.结束语:
        数学作为一门学生从上学就要进行学习的必学科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那么,对于初中生而言,学好数学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对于初中生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模式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路径,因此需要我们着重的推广这样的模式,以此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为数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王艳丽.科技风.2019(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