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文本秘妙 练就妙笔生花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林育华
[导读]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于漪曾说:“没有想写、要写的强烈愿望,没有非写不可,非写好不可的迫切性、责任感,再好的技能技巧也难以掌握,更不必说下笔千言,感人肺腑了”。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有事可写,有事想写,知事如何写,何等重要!

林育华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二小学
【摘要】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于漪曾说:“没有想写、要写的强烈愿望,没有非写不可,非写好不可的迫切性、责任感,再好的技能技巧也难以掌握,更不必说下笔千言,感人肺腑了”。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有事可写,有事想写,知事如何写,何等重要!
【关键词】诉说  沟通  领悟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63-01

        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激发 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有事可写,有事想写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围绕使学生产生了交流表达的欲望入手,阐述了如何通过关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有效习作。
        一、自由诉说情感,关注促有效习作
        教完一单元课文,我想进一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开学来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于是我结合单元的应用文写作,出了题为“我为班级当军师”的片段练习。告诉学生:把班级当作你的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身边入手找问题、查病症,一起讨论排忧解难。出乎我的预料,这次片段练习中,学生们的话题广泛,内容丰富:有实事求是地检讨自己在课堂上表现情况;有建议举行写字比赛等有益素质全面发展的活动的;有的述说同学因误会而产生烦恼的,寻求解决办法的;还有的向老师提教学建议的……我看了作文,似乎是与老朋友在谈心,与同事在切磋工作。片段讲评课上,我对全班同学大力褒扬,也郑重承诺:写作上有困难和烦恼的同学,老师将尽全力帮助解除。我发现,这节片段课,学生个个喜笑颜开,教室里充满了掌声和笑声。
        谈心,是架起师生相互信任的桥梁,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通道。从习作中,老师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又从学生的心里话中反省自己的工作,从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这难道说不是一次师生间无声的对话、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吗?
        二、谈话沟通情感,示范促有效习作
        第一单元习作主题是“童年趣事”,为了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口语交流课上,我让她们带来了生活照片、手工作品、弄坏的玩具……一走进教室,我就将自己画的小时候坐在山坡上痛哭的简笔画展示出来,向孩子们述说了自己童年野外放牛时,被同伴无意落下而嚎啕大哭的情景,声情并茂地描述当时自己的失落、无助。又谈了几十年后回过头看看当时的自己,觉得既搞笑又有趣。孩子们先是纷纷瞪大眼睛惊讶地望着我,接着又纷纷举手上台展示自己的有趣经历:有的手舞足蹈地述说自己生把鸡毛拔光的英雄样;有的动手在黑板上将自己偷偷化妆的滑稽样绘声绘色地重现;有的将自己喝酒的傻乐样都无畏地展现大家面前了……那争先恐后的样唯恐自己的“英雄事迹”不能大白于天下呢!
        交流过后,我引导孩子们:“童年的趣事数不胜数,请将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最特别的按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记住刚刚讲述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要写具体哦!”这样从说到写的片段练习既对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都有了大体的了解,也为后面的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此后的习作课上,再针对个别孩子的细节描写进行典型性的点评、引导,作文任务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一开始就做自我示范,与学生建立了平等的伙伴关系,创造了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引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交流的激情。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但决不是不要老师的示范引导。


老师的“下水文”,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为学生介绍自己提供“范文”。使学生产生了交流的欲望,因此学生个个想一吐为快,必然就有话可写。与其说这节是口语交流课,不如说是一节成功的片段指导课。
        三、领悟文本情感,仿写促有效习作
        习作单元中围绕“形形色色的人”挑选了冯骥才、老舍等名家精彩篇章为孩子们习作引路。在精彩的课文学习后,我采取以仿说为“教学”收尾,将名家的精彩描写内化为学生脑中的蓝本,再通过课后的观察仿写成片段来达到活用精彩语段的美好结局。具体实施步骤分为:选重点段落,多种形式朗读使孩子们对例文有一个完整、准确、清晰的印象。再对例文的主要内容、中心及结构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展开议论,激发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然后让学生将例文仿述,或改造词语、或创新语句。最后启发学生借鉴例文展开有目标、有选择的观察,独立思考,大胆仿文。
        在其后的写人习作中。学生这样写道:(摘录部分学生习作片断)
        △美术课上到一半,一个罩着墨镜的脑袋从门外闪了进来,东张一下,西望一圈,没发现老师的身影,飞快跳上椅子,摆了个奥特曼的造型说:‘偶特曼来也!’大家被逗得捧腹大笑,教室里顿时人仰马翻,成了欢乐的海洋。
        △只见妈妈左手握菜刀,右手扶菜,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神似剑仙,刷刷几下,萝卜分了家,玉米脱了袄,白菜薄成了羽衣……
        △妈妈见我还不认错,头顶仿佛冒了烟,头发不安分地翘了起来,一边冲我怒目圆睁,一边如老和尚敲木鱼般疯狂地跺着脚,恨不得跺出个无底大洞,把惹怒她的人扔进去。
        看着一篇篇个性张扬的人物介绍,我既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骄傲,又感到他们的进步对我是一种鞭策,一种挑战。
        作文教学和情感表达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俗话说“爱乌及屋”,同学们喜欢上精彩的教材课文,自然就会对语言表达产生兴趣;正因为有了前人引路,学生的观察才会又方法和方向,写作才会有方可寻,有法可依,最后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这样的习作自然能写得花团锦簇了。
        学生的主体,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更要引导方向,教给她们方法,在课文教学后进行自觉和不自觉的“替换”和“类推”,有利于学生形成自身的知识、语言储备,其独立、快速作文的能力便可迅速提高。“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用“仿说”进行有效的交流,努力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生生之间不同见解的闪现,各种思维的碰撞,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观察能力等良好的品质都得到很好的展示和提升,创新潜能得以开发,个性、才能在习作中得以张扬、提高。
        总之,要做到有效习作 ,就要让学生有“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在学习前人一定的写作技能的基础上,积累生活素材丰富习作宝库,个性观察造就一支支生花妙笔,勤练笔,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只要这样多管齐下,写作也就并非难事了。
参考文献:
1.施茂枝所著的《这样教写作不难——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写作教学序列与模式》;
2.周彬所著的《课堂密码》;
3.王林波所著的《指向语用  识体而教》。
标注:
本文系三明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度“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专项课题《小学语文“挖掘文本  突显语用”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ZXKTM-2030)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