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学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李婷
[导读] 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物理是相对而言理解起来有着一定难度的一门学科,这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关系。许多学生认为物理与实际的生活相距较远,无法对一些抽象的内容进行思维上的转换,在新课标的大纲要求下,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研究,在教学中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本篇文章通过对高中物理曲线运动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阐述,分析曲线运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要

李婷   青海省西宁市沈那中学  810003
【摘要】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物理是相对而言理解起来有着一定难度的一门学科,这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关系。许多学生认为物理与实际的生活相距较远,无法对一些抽象的内容进行思维上的转换,在新课标的大纲要求下,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研究,在教学中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本篇文章通过对高中物理曲线运动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阐述,分析曲线运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要点,从而探讨加强曲线运动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学要点;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69-01

        引言
        曲线运动是指物体的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是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通常情况下,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运动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这种情况下,物体进行的运动就是曲线运动。在曲线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曲线运动教学的要点,并且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从曲线运动的知识点出发,进而达到一定的目的。
        1、曲线运动的知识点
        1.1加速度
        加速度是曲线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它可以实现对物体速度变化的描述,而且在曲线运动的学习过程中,很多题目在解答的方法中都涉及到了加速度的应用,包括平抛运动等,需要分别计算在水平以及竖直方向上速度的变化。实际上,在曲线运动的教学中,加速度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还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它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可以对曲线运动的过程进行一定的探索和求解。
        1.2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的一种特例,在物体抛出后,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竖直方向上的重力,所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竖直方向的恒力没有初速度,而水平方向有初速度但是不受力,从而在空中进行轨迹为曲线(抛物线)的运动。在平抛运动的教学过程中,按照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运动特点将其分解为这两个方向简单的直线运动。使得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有着简单而固定的运动公式,化曲为直,化繁为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平抛运动的特点、处理方法等方面加强指导,从而保证学生在接受知识和学习方法过程中的高效性,并为后续处理其他的曲线运动奠定思想和方法基础。
        2、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的教学要点分析
        2.1运动过程的分析
        在曲线运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对运动过程进行有效的分析,通常来说,曲线运动的方式都比较复杂,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复杂的过程简化为不同的形式,从而方便学生的理解,将其转换为具有层次的结构,并且明确互相之间的关联,这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的作用。例如在平抛运动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个物体的运动过程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这样就可以将曲线运动的求解过程与之前学习过的运动公式联系到一起,实现新旧知识的叠加。另一方面来说,对于曲线运动的过程进行分析,实际上也是要明确运动过程中物理量的特点和变化,注意对物理量的理解,避免与其他物理知识搞混。



        2.2因果过程的分析
        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曲线运动中一些概念和理论知识点的学习,最终目的还是要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或者解题中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曲线运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也是理解计算公式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量都是通过比值来进行定义的,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明确条件中存在的因果关系。另外一方面,教师进行因果分析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创新现有的思维理念,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去处理曲线运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拓展学生思维。
        2.3对知识点进行归纳
        归纳法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它同样可以用于曲线运动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关键方法。首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完成基本概念的归纳,将学习到的知识点与其结合到一起,发现这些概念的本质,并且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发现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来说,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也会加强学生对一些结论的记忆和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到一起,实现在概念上的框架结构,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4与生活实践联系到一起
        从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来看,学生在曲线运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实现对知识很好的吸收,很有可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过于重视对概念和知识技能的传播,而忽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让一些简单的知识变得复杂化。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应该注意在曲线运动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方法与生活实践联系到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曲线运动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一个物理过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现场演示、生活举例的方式,与学生产生有效的互动,从而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
        3、加强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学的措施
        3.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普遍认为物理是高中学习过程中非常难理解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较多,一些知识较为抽象而且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处,加强课堂内外的互动效率,并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新的工具和设施,从而保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加强物理实验的应用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想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效率,教师可以在曲线运动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一些物理实验,例如平抛运动轨迹实验等,或者将物理教学与生活中常见的曲线运动联系到一起,激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创造能力,也是对物理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另一方面来说,物理实验还可以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精细,在理解上也有着一定的优势。
        4、结语
        综上所述,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运动过程分析、因果分析、知识点归纳以及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等方式,实现对教学要点的掌控,并且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物理实验的应用,从而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春霞,李夏乐,应向东.高中物理教材“曲线运动”教学内容编写的商榷[J].教育观察,2019,8(02):39-41.
[2]刘银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初探——以“曲线运动”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18,40(03):18-21+31.
[3]周峰.对高中物理新教材“曲线运动”教学内容的商榷[J].教学与管理,2016(04):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