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庞金蓉
[导读] 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教育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内容,其重要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色彩描绘五彩缤纷的世界,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应用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培育学生审美能力。本文将着重就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庞金蓉   青川县乐安镇中心小学校  628111
【摘要】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教育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内容,其重要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运用掌握的色彩描绘五彩缤纷的世界,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应用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在情感,培育学生审美能力。本文将着重就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79-01

        在小学美术教育改革当中,教师需要认识到色彩在培养学生美术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趣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对色彩教学的重视程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色彩,并在学习和掌握色彩技能的同时,恰当运用色彩描绘精彩世界,推动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一、利用绚丽色彩增强学生美术兴趣
        绚丽夺目的色彩总是可以带给人心情愉快的心理感受,也常常能够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而小学生本身就处在一个对色彩感知非常敏感的阶段,所以他们对色彩艳丽的各种事物有着浓厚兴趣,这些色彩恰好符合了小学生富有活力的性格特征。于是在色彩教学环节,教师就要利用好学生的特征以及优势,给学生展现各式各样色彩的图片,让学生得到更多与色彩相关的感性经验和色彩知识,让学生在初步认识色彩的过程中产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的色彩学习做好铺垫。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并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设计和有效投放,让学生在认识色彩的同时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教学色彩大家庭时,本课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常用色彩,比如红黄蓝绿,同时在学完之后准确说出不同颜色的名称。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应颜色的图片与工具,比方说绘画工具、不同颜色的气球等。学生在看到教师准备的工具和材料之后会充满好奇,对色彩产生初步认识。接下来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视频《多彩的世界》让学生边看视频边说一说在多彩世界当中都认识哪些颜色,说出自己最喜爱的颜色,初步感受色彩构成和色彩给美术作品带来的美感。
        二、立足实际生活培养观察思考能力
        生活当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色彩和与色彩相关的知识,这些都是色彩教学的宝贵资源,也考验了学生对色彩的观察以及思考能力。生活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场地,是学生探索和研究过程当中非常关注的一个场所,于是教师要指导学生耐心观察生活,并把生活当中的色彩要素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认知更多色彩,值得更多的色彩知识,为接下来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美术教师可以把生活化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思想,带领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多元色彩,引导学生区分色彩的差异,掌握生活色彩和美术色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于不同的学生在色彩感知能力方面也各不相同,于是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引导。比方说,对于色彩敏感的学生,可以着重培养学生色彩驾驭能力,而对于色彩敏感度差的学生,则关注提高学生色彩辨别力。对于在美术方面有一定天赋的学生,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对他们的指导,使得这类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美术特长,提高色彩把控能力。



        三、借助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要提高学生在色彩课程中的观察能力,必须借助实践环节,特别是对于小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往往有限,很难理解色彩的含义。这要求教师使用实践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作品,使学生逐渐具备观察能力、掌握不同观察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背景、环境和光源帮助学生观察事物,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作品的不同效果,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和应用技能。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桃花在不同天气中的变化”活动,以便学生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大雨和其他天气中观察桃花的变化。通过不断的实践,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观察体验,感受事物的原始色彩美,为色彩能力与美术创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色彩教育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行定位,在游戏、多媒体、生活动手活动等方面,提升学生的色彩意识、兴趣、技能和素质,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优化观察练习引导正确运用色彩
        在生活空间当中观察色彩并加强对色彩的思考,会让学生对色彩的认知更加深刻,而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加强练习,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掌握不同色彩的运用方法。小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相对较低,面对很多深奥色彩,也常常不能够做到深刻理解,无法解读其中运用的色彩技巧。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多样化的视角观察事物,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观察练习,让学生综合分析事物当中的色彩。不过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出发点,于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大胆阐述个人观点,让学生累积色彩运用的经验。比方说部分学生会认为一些美术作品当中的色彩应用不恰当,于是教师可以让学生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教师则根据学生所给出的建议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主动性思考,增强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另外,在引导学生完成色彩训练任务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名人画作指导学生先欣赏再临摹,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色彩运用的技巧,在强化练习当中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把控能力。
        五、利用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创作灵感
        过去的美术教学以传授绘画技巧为主,而在教师完成了技巧教授之后,会让学生运用这些技巧绘制作品。整体的学习形式比较单调,而且学生始终在跟随着教师的思维推进学习活动,并未生成自己的创新灵感,导致学生完成的作品大同小异,没有学生的创意表达和创造性思考。想要让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的生动鲜活,就需要激起学生的创新创作灵感,对美术教学形式进行大胆创新,在教学中融入多种不同的艺术要素,催化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悠扬的音乐播放,呈现多种多样的动画组织,趣味生动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从中产生深刻感悟,迸发出灵感。例如,在教学叶心中的太阳曳时,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色彩描绘太阳,感知太阳之美。为了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绘画,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歌曲《种太阳》,然后让学生从这部作品当中吸收灵感,尝试运用多样化的色彩描绘出不同的太阳,让学生对色彩的运用到达更加熟练和灵活的层次。
        艺术的创作及作品的呈现都少不了色彩的作用,不同的色彩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和效果,作者往往通过色彩的描绘诉说作品的含义。由此可见,色彩在创作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奎.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实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19+21
[2]刘晓华.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8(18):153
[3]辛姗姗.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实施[J].美术教育研究,2018(02):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