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侬金仙

发表时间:2020/8/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3期   作者:侬金仙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在初中教育中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各初中学校也致力于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而推出相应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感知能力,对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将课堂内容与游戏、视频相结合、巧设问题,加强教学形象性、注重教学过程的节奏型、加快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适当穿插美育知识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提出个人的见解。

侬金仙    云南省广南县五珠乡初级中学校  云南  广南  663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在初中教育中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各初中学校也致力于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而推出相应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感知能力,对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将课堂内容与游戏、视频相结合、巧设问题,加强教学形象性、注重教学过程的节奏型、加快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适当穿插美育知识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提出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8-178-01

        引言:音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源于生活且存与生活,在实际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发散性思维是音乐教师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新时期下的素质教育中,很多初中生对音乐课并不感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教学模式、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自身的年龄、性格特点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就需要初中音乐教师通过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当中学习和成长。
        一、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
        学生的听力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可以很好的达到审美的效果,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音乐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听力进行有效的训练,这包括音色、音准等内容,使学生在倾听中感受到愉快、轻松的氛围,从而在一个充满艺术特色的课堂之中促进自身的思维、创新以及听力等能力的提升。音乐这门课程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个极具艺术性的学科,再加上音乐教师对听力的针对性训练,不仅能在互动中促进师生情感交流,还能将学生引到一个开拓的视野昂中,让学生发现快乐并体验艺术感悟[1]。
        二、将课堂内容与游戏、视频相结合
        兴趣使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基于此,游戏教学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将其与视频有效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音乐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加大对他们的艺术熏陶。例如:在学习到“让世界充满爱”这一歌曲时,需要合唱,音乐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安排一段歌曲,让学生仔细学习。在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有关歌曲的视频给学生播放,这样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在学习后便开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分段唱歌,并且设立奖罚的游戏制度,从而将游戏与视频结合,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



        三、巧设问题,加强教学形象性
        巧设问题引入式教学能让学生带着对问题的疑问进入探索学习的过程当中,这样便可以有效的提升他们的音乐课堂参与积极性,在这其中教师可以充分的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以此来展开教学。例如:在学习到“唱脸谱”这首歌曲时,教师在计算机备课阶段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来设计教学内容,实际课堂上,音乐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几个脸谱角色的图片,问学生他们都是谁,很多初中生因为没接触过戏剧所以不了解,这时他们就会带着好奇心与问题进入学习,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注重教学过程的节奏性
        在实际教学当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节奏训练,要让学生在每一首歌曲当中都能明显的感受到歌曲节奏的变化,并通过节奏便能探寻出歌曲的风格。而节奏的训练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下才能逐渐对节奏有感知能力。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在每次学习新歌曲时都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中的节奏变化,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其节奏感。除此之外,不同的歌曲由于节奏的不同他们所带来的渲染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尽量将歌曲与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将节奏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五、加快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对于初中生来讲创新性思维使他们日后学习与发展必不可缺的一项技能。音乐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这也要求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比如在学习新的歌曲时,教师就让学生自己创设体态律动站到歌曲的节奏,时而久之学生便能在不断的锻炼中养成创新能动性[3]。
        六、适当穿插美育知识
        音乐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也是一个美育型学科,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也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化发展。就比如说在学习到与祖国相关的歌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歌曲创作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到我国革命的艰苦历程,从而使他们树立起对先辈的崇敬和爱国主义核心素养价值观。
        总结: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通过创设各种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效率,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文静.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器乐学习的快乐——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中音竖笛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05):182.
[2]江舟.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器乐学习的快乐——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中音竖笛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9(02):48-51.
[3]卢亚茹.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析[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一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