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脂肪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高华,刘艳,任虹蓉
[导读] 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脂肪因子及炎性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脂肪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观察组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脂联素和抵抗素、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抵抗素、IL-6和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体内抵抗素和炎性因子。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血清脂肪因子;炎性因子
        为探讨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的血液净化方案及效果,本次对我院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的60例上述疾病患者的资料作分析,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及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2]中的诊断标准者;(2)糖尿病肾病病程≥3个月者;(3)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4)入组前未接受针对性治疗者。排除标准:(1)合并急性感染者;(2)合并急性心血管疾病者;(3)具有肝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者;(4)急性脑血管意外不足半年者。临床资料: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4-75岁,平均(60.6±5.2)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3-74岁,平均(60.8±5.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威高聚砜膜透析器,每周治疗3次,透析液的流量控制为每分钟500ml,血流量则控制为每分钟150-200ml/min,低分子肝素抗凝。将HA130血液灌流器装在透析器之前,联合治疗2h后取掉灌流器,血流量调高至220-260ml/min,继续透析2h。
观察组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常规血液净化方法和对照组相同;每周血液净化3次,2次血液透析,1次血液透析滤过。透析滤过使用费森尤斯FX600HDF滤器,用前稀释置换液,总置换液量为36-48L,治疗时间4h,血流量控制为每分钟220-260ml/min。
1.3观察指标
        于患者治疗前当天和治疗3个月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脂联素和抵抗素、IL-6及TNF-α,了解患者血清脂肪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4.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肪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脂联素和抵抗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脂联素高于治疗前,抵抗素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抵抗素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IL-6和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和TNF-α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IL-6和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脂肪因子中脂联素及抵抗素非常关键,属于多肽类物质,发生异常时则表示机体出现代谢综合征,李荣华等[5]指出上述物质参与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制,而王润蕾等[6]指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机体存在微炎症状态,体内IL-6和TNF-α水平高于正常人,说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时,要注重脂肪因子及炎性因子的清除。本次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的患者病情改善显著,治疗后患者的抵抗素明显降低,脂联素水平有效提高,IL-6和TNF-α水平充分降低,这与上述王润蕾等研究中该方面结果的差异不大。
笔者认为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能明显清除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的抵抗素和IL-6及TNF-α。这种透析方法将常规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有效结合,使患者体内<5000D的溶质明显清除,且经滤过能充分清除抵抗素,恢复脂联素的水平,以较强通透性的滤过器,和弥散、对流的手段结合,使患者的血液得到深度透析,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充分清除,有效的控制和改善患者的病情。
参考文献
[1]余学锋.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M].科学出版社,2018:95.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526-528.
[2]曹雷,李宁,郑灼,等.两种血液净化方法对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及甲状旁腺素的影响[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4):529-532.
[3]李荣华,李清丽,汪剑云.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糖尿病透析患者的影响[J]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8(8):471-474.
[4]王润蕾,周莲卉,杨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微炎症状态、血清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10):2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