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喘证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6期   作者:严贤亮
[导读] 探讨喘证的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疗效。
        【摘要 】目的:探讨喘证的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喘证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喘证,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喘证 ;中医药;辩证治疗; 疗效;
       
        喘症是以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根据中医八纳辨证在临床上分为虚喘,实喘[1]。喘证涉及多种急慢性疾病,不但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而且可因其它脏腑病变影响于肺所致,喘证又分为外感或内伤,外感者治肺;内伤者治肾[2]。现对喘证患者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喘证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32~75岁,平均 (58.5±5.5)岁; 病程1~11年,平均病程(4.0±1.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 24 例,女20 例,年龄 34~ 74岁,平均 (57.5±3.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5±2.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抗生素、支气管扩张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
        ①风寒闭肺  散寒化饮,宣肺平喘。方药:小青龙汤加减。桂枝10克,麻黄12克,生姜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细辛6克,法夏12克,五味子5克,枳壳10克,川朴12克。
        ②表寒里热  宣肺降气,祛痰平喘。方药:定喘汤加减。白果七粒(打),麻黄10克,冬花10克,法夏12克,桑白皮18克,北杏12克,苏子9克,黄芩10克,甘草5克,枳壳10克,川朴12克。
        ③痰浊阻肺  祛痰降气平喘。方药:三子汤合二陈汤加减。法夏12克,茯苓15克,甘草5克,炒苏子10克,炒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川朴10克,北杏12克。
        ④肾虛痰壅(虚实错杂)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方药:苏子降气汤加减。苏子10克,法夏12克,当归9克,前胡9克,川朴10克,肉桂3克(煸服),沉香5克(后下)。
        ⑤肺肾阴虚  养肺滋肾。方药:都气丸加味。熟地黄24克,山萸肉12克,淮山药15克,泽泻9克,丹皮9克,茯苓10克,党参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5克,百合10克。
        ⑥肾不纳气  湿壮下元,镇纳浮阳,或湿阳利水。方药:黑锡丹,每次服3克,每日服二次,用淡盐水或热开水送服。真武汤加味:熟附子15克,白术12克,白芍12克,茯苓24克,生姜15.克,补骨脂12克,党参12克。


        1.3疗效判定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呈加重[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x 2 检验和 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44例,显效28例(63.64%),有效13例(29.55%),无效3例(6.82%),治疗总有效率93.18%;对照组患者44例,显效18例(40.91%),有效15例(34.09%),无效11例(25.0%),治疗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44例,发生恶心1例(2.27%),食欲不振1例 (2.27%),不良反应发生率4.55%;对照组患者44例,发生恶心3例(6.82%),食欲不振1例(2.27%),腹泻2例(4.55%),不良反应发生率13.6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喘症是以呼吸急促,喘鸣有声,严重时张口抬肩难于平卧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西医的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心脏性哮喘,以及肺炎,肺结核,矽肺在发生呼吸急促时都表现出喘症。喘症的成因虽多,但以外感、内伤为主。外感为六淫乘袭,因重感风寒,邪袭于肺,内则重遏肺气,外则郁闭皮毛,肺已为邪所伤,肺气不得宣畅,或因风热犯肺肺气塞实,甚则热蒸液为痰,清肃失司,以致肺气上逆作喘。若表寒未解,内已化热,或肺热素盛,寒邪外来,热不得泄,则热为寒郁,肺失宣降而喘。内伤则以饮食、情志、劳欲,久病所致。临床又根据病理性质分为虚、实。郁邪为实,因邪干于肺,宣肺失司,无邪属虚,因肺不主气,肾失摄纳。总之,根据外邪入侵为实喘,其中以风寒犯肺,热郁犯肺,痰浊重阻为多见;内伤所致为虚喘,多以肺虚,肾虚而致喘。喘症首先辨别其虚实,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痰鸣咳嗽,多因外感,发病急骤,病程短,气怯声低;虛喘则呼吸短促艰续,深吸为快,少有痰鸣咳嗽,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遏劳则甚,肺虚者操劳后而燥,肾虛者静息时亦气息喘促,动则更甚若气虚,可见喘息持续不已[4]。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5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3.64%,中医辩证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总之,中医辩证治疗喘证,疗效确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建武.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 000(026):3496-3497.
        [2]池金连.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5, 015(038):169,173.
        [3]孙加兴.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辨证治疗[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 000(005):101-102.
        [4]陈静华. 浅谈喘证的辨证治疗[J]. 中国乡村医药, 2006, 13(4):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